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对事的集权管理:营销方面的任何决策,任何产品的包装、价格、广告等,毫无疑问都是宗庆后说了算;即便是设备的引进,生产线的安装,厂房的设计,许多时候也是宗庆后亲自过问、定夺。如果宗庆后出差在外,办公室每天晚上要给他发送关于营销、生产、采购等方方面面的几十份传真,然后他再用遥控电话作出指示或签字后回传。 应该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尤其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宗庆后本人强调是现阶段),如果企业家本人有足够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够确保企业决策正确,则在人、财、物、事方面的专制会令组织的执行相对高效、到位,企业的发展会更快速。但是,集权管理一定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一言堂”,没有人说真话,有思想的优秀人才留不住,经营决策的风险加大。宗庆后自己所希望的“成为开明的独裁者”,这“开明”两字,没有被外界认可;事实上,也没有被其内部员工认可。 企业要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一定要靠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靠管理层群体的力量,靠有效的授权、分权,才可能确保企业的正常运作、健康发展。 对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而言,除非你自信拥有宗庆后般的经营才能,同时你可以进行集权管理,否则建议你应该组建各有专长且能各负其责的创业团队,如此,才可能优势互补,才可能合力地发展企业。 靠十年如一日的集权管理并持续成功的企业毕竟是少数,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万向的鲁冠球、万科的王石,这些名声显赫的企业家现在都已经退居幕后。 要铸就百年企业,我们必须要将个人的“基业常青”转化为组织的“基业常青”,将个人的谋略转化为组织的智慧,将个人的力量让位于团队的力量。 自信和自负 自信,就是有一颗“骄傲”的心,这不仅是成功企业家的基本心理特征,也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有特征。翻阅成功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其中无一不言:成功的人生需要自信。有自信才能进行正面思维,从而做到积极进取;有自信才能敢做敢为,宗庆后也不例外。 “营销,就是解决好买与卖的关系,让顾客愿意买,让商家愿意卖,就这么简单。”“我和《蓝海战略》的作者对话,我把他的观点都否定了。管理书籍应该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好多管理类书籍恰恰相反,只不过是找个新角度把以前的东西又说一遍。”这是他对自己管理理念自信的表现。 “在娃哈哈,没有我,以后的发展的确会出现问题”这是对自己掌控企业的自信的表现。

“外资也是纸老虎,他们对中国市场不了解,水土不服。他们不可能比我更了解中国的市场。”“达能要么妥协,要么退出中国,我们赢定了。”“谁说碳酸饮料市场就一定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我的非常可乐一定会三分天下有其一。”这是对抗竞争的自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