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因为自信,无师自通的宗庆后,不人云亦云,开创了独一无二的“娃哈哈营销模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样的饮料之王,也无可奈何于非常可乐在中国萌芽并发展。宗庆后指挥下的娃哈哈与达能之争,就如商标名称暗示的那样——即便在风雨飘摇中依然哈哈大笑,“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笑得从容而自信。

但是,自信与自负是孪生兄弟,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自负。成功了就是自信,失败了就是自负。 对于进军童装业而言,不了解行业运作规律,自己操刀,按照饮料业的运作方式运作童装,竟然连饮料的经销商都跟着过来销售童装,结果陷入了困境,进退两难,这是自负;与达能合资,竟然会同意49∶51的股权构架,竟然以为他们是“善良”的投资者——以前不插手娃哈哈经营,以后也不会插手,这是自负;与达能战斗,不请公关公司,甚至不听从一些资深律师的意见,靠自己的力量去战斗,这是自负;对日常的经营管理,很少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更不会主动向一些专家学者讨教、学习,长期以来没有外界所谓的智囊团、顾问团,这是自负。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类典型的过于自负的口号,竟会得到很多企业家的认同,让人遗憾。 自负是许多企业家的通病,如果你不屑于充电学习,如果你身边没有意见相左的人(企业里,在一定程度上既需要和珅这样溜须拍马的人物,同时也更需要纪晓岚这样有专业水平、不畏皇权的人物),如果你觉得别人都是笨蛋而只有自己聪明,如果你很少请教一些专家、学者并对咨询顾问公司不屑一顾,那说明你太自负了。 如果想改变,那么不妨多充电,多听听他人意见,尤其是实战型的专业顾问的意见。 魄力、果断、敢做敢为、敢冒风险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敢做敢为、果断决策、敢冒风险,这些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有魄力”!这是联想的柳传志所总结的成功企业家应具有的三大特征能力之一(其他两项是有战略眼光、有组织能力)。在这方面,宗庆后当然是优秀的无可挑剔。 1987年,宗庆后在上城区教育局定标(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2万元的招标现场上,突然伸出手,他说:“我交10万!”——抓住了自己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机会,这是魄力!1988年,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上市,只有10万元流动资金的宗庆后面不改色地签下了杭州电视台20万元的广告合同。这是魄力!1991年,100多人的小厂兼并2 000多人(包括700多退休职工)的杭州罐头食品厂,并承担近7 000万元的债务,小鱼吃大鱼,这是魄力! 从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淘到第一桶金后,发现保健品市场的生命周期短暂,果断地进行战略转型至饮料业,这是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