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中国的军事、历史知识有着特殊意义,它本身就根植于中国所独有的文化与道德思想的土壤之上,关键是如何研读、汲取。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市场策略,更符合本土市场,特别是二三线市场的实际。 “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的军事思想讲究人的作用,善于从人的本性上来挖掘策略,这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中必须了解并满足目标消费者需求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 另一方面,宗庆后深受东方“仁、义、礼、智、信、忠、孝”等儒家文化的熏陶。宗庆后与达能当年的合资就基于“人性本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儒家文化的假设基础上。 比较而言,现代的管理学、经济学尽管有着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但这些理论是以“人之初,性本恶”“每个人都是自私的”等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为假设背景。东西方哲学、历史文化的差别则成了它的硬伤。根植于东方军事思想的宗庆后在经营管理谋略方面,适应了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和社会文化需求,这是他能够打败一个又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重要原因。 多年来,大学里讲授的、媒体传播的都是西方的管理思想理论,但源于中国本土、源于中国历史的管理思想却不太被重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孔子、孟子、老子的经营哲学类思想,《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所体现的兵家思想及毛泽东、曾国藩的兵家思想,是值得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大力学习、借鉴的!近几年来,中国式管理的盛行,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儒家文化、兵家思想的现代运用。 非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 企业管理知识范围极其宽泛,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管理制度等无穷尽的内容,一个人要系统地学习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的确很不容易。 20世纪80年代初,宗庆后在读函授班的时候,他才开始接触到企业管理知识。之后,他再也没有接受过更系统的培训。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战略等一些企业管理知识,都是他断断续续、零零散散从书中自学而来的。 逐渐地,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树一帜的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并非来源于哪本书或哪套理论,而更多的则是宗庆后的原创。“联销体、高压管理、先吃肉后啃骨头、黑板干部”都很有娃哈哈的特色。 “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必须源于企业实践”。

管理学科奠基人彼得·杜拉克晚年更是一针见血地提出:“管理就是实践,大学本科不应开设管理学课程”。宗庆后虽然不相信任何管理理论的实践,倒是验证了杜拉克的话。 但是,不可否认,正因为宗庆后在企业管理知识的系统性方面的欠缺,使得其掌控的娃哈哈内部的管理水平相对于跨国公司还有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