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一项针对全球500强的调查表明,只注重运用一种战略理论的企业仅仅在某一个方面做到优秀,而在更多的方面仅仅做到中等、一般的程度。 沃尔玛的成功在于,将“天天平价”的成本控制尖峰理论发挥到极致,但沃尔玛的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营销推广等方面并不优秀;同样是超市,英国特易购(TESCO)的成功,在于十年如一日的运用数据库的忠诚营销能力,但在成本控制、店堂管理等方面仅仅是一般水平。 海尔的成功是充分发挥了“五星级服务”的核心优势,但产品品质、市场推广不见得很出众;三星的成功则主要源于产品研发和品牌管理,但服务、成本控制并不优秀…… 就娃哈哈而言,其20年的持续发展,是双峰插云,是发挥优势、抓大放小,悄然实施尖峰战略的结果。无疑,其中的尖峰、一代枭雄宗庆后是公司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宗庆后拥有的经营能力及其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其他企业所无法模仿的,他的能力独一无二。

高度敬业的、视娃哈哈为生命的宗庆后也一直将其本人在思想、智慧和行动——这一自身的尖峰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娃哈哈的持续成功,在于宗庆后的持续奋斗和他的健康体魄。如果哪一天,娃哈哈失去了宗庆后,就失去了最高的高峰。 另一尖峰持续时间的长短,关键在于,娃哈哈人是否真正地认识到了其核心竞争力地位,是否会继续坚持下去? 那,另一尖峰到底是什么呢? 20年持续成功的真正奥秘——娃哈哈总成本领先竞争战略研究 在食品饮料产业,娃哈哈的广告费投放最大,主导产品的单价明显比主要竞争对手的低,但是利润却是人家的好多倍,这是不是个悖论? 一般而言,如果广告投放量大,那么产品的价格理应较贵,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价格不贵,那利润理应不多才是。如果单价低,那就走“渠道推力”路线,投放广告岂不要大亏?但是,娃哈哈做到了广告投放量大、价格低和利润高的有机统一,这到底背后原因何在呢? 有专家学者称,其中包括当年乐百氏高层智囊团,将娃哈哈的人力资源、产品、管理、渠道等各个企业运作要素进行专项调查、量化对比(与乐百氏、可口可乐、康师傅、养生堂等知名企业比较),发现娃哈哈除了在企业家一项占有优势外,在其他要素上均不占优势,总体分数处于末位,于是得出结论,娃哈哈无持续发展的能力。 但现在,娃哈哈仍然风华正茂,原因何在? 娃哈哈为什么能够成功?而且连续20年获得持续的成功?除了公认的当家人宗庆后的思想、智慧这个“尖峰”核心竞争力外,各路专家学者还从各自的研究领域纷纷提出娃哈哈持续成功的其他缘由是因为运用了“渠道制胜”“广告制胜”“品牌制胜”“跟进策略制胜”等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