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决胜未来:企业永续发展的领导力模型》
李·艾柯卡便是一位滥用权力的领导者。当他全心全意拯救克莱斯勒时,员工赋予了他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将他供奉为克莱斯勒的神。因此,他大获全胜,使克莱斯勒的复兴成为美国企业界的一段传奇。但取得成功的他开始飘飘然,忘记了自身权力的来源,将自身真的摆在了无所不能的神的位置上,四处演讲宣扬自身的功绩,甚至参与总统选举,而置克莱斯勒公司的经营于不顾。于是,员工们收回了他的权力,艾柯卡恼羞成怒,发动收购克莱斯勒的运动,可惜今非昔比,他就像离开了大地的安泰,失去了力量。 告别管理者 管理者的终结是必然的。管理者的存在是因为有人需要管理,或是企业主认为有人需要管理。管理者的存在是建立在人生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企业主认为必须对员工进行严格管理,员工才能够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完成自身的职责和工作。老福特便是如此,为了防止员工偷懒,他竟然养了一群类似于打手的角色,四处观察,对不认真工作的员工进行处罚,甚至大打出手。这是一种极度不人性的做法,很清晰地将企业分为两种对立的阶层:管理者与员工。 当然,到了今天,情况发生了很大改观,强调以人为本的企业到处都是。一些企业也努力作出了表率。与此同时,民主也成了众多企业的经营口号,甚至一些领导者将民主的营造作为自身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他们意识到民主是企业效率和员工潜力得到最大化发挥的根本。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话成了他们信奉的宗旨:“我相信民主,因为民主能够让每个人发挥自我,并施展才华。” 尽管通过许多杰出企业领导者所做的努力,员工的待遇和处境得到大大改观,但是,员工与管理层的对立因为管理者的存在始终没有消失。——企业主或领导者的一切努力只不过是为了让员工更易管理,员工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与老福特时代相比,员工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平等,但企业经营的本质却依旧没变,员工们的努力依然是为了企业中少数人的利益。 或许,理想化的企业经营应该朝着社区方向发展:人与人享受高度的平等,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意愿为社区的和谐尽一份力。
![流言终结者14季字幕 第27节:第一章 管理者的终结(1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92962945681.jpeg)
这一切的前提是消灭管理者。当然,消灭管理者也不是真正的目标,而是因为管理者的存在意味着企业内部人管人的观念依然存在着。人管人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不平等,因为,没有人可以对他人作出任何判决,法官对罪人的判决是基于法律,同样企业内部对员工的评估和决定也必须依靠规则和制度。同时,管理者的存在总是传达出一个信息:企业内部存在着一群可以不受规则约束的人。这是与规则的本质相背离的,规则是针对所有人的,企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从。 ——这场管理革命的真正对象是管理者所象征着的人管人的观念。 这场管理革命最核心的力量来源于新经济条件下的个体复兴,人们需要人性上的解放,而自由与平等则是人性最基本的两项需求。 同时,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追求最大化的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管理者也是多余的角色。根据本章节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①无人需要管理者;②管理的控制职能应该由规则承担;③管理中的计划、组织等职能应该由领导者担任。 由此看来,告别管理者是由社会发展的规则决定的,也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