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决胜未来:企业永续发展的领导力模型》
如此看来,领导力应该更多地体现在人性的把握和探索上,或许能够为我们赢得未来的仅仅是人性。根据前两节的阐述,我们知晓人性需求分为三个方面:个性体现、价值体现和身份渴求。那么,卓越的领导力应该从这三个方面体现。 ——未来的企业组织(或许并不远,甚至已经来到)应该是搭建在人性基础之上的一种组织。在以下的章节中,我将对如何产生基于人性的领导力展开叙述。 信仰的启示 这世间,最有威力的莫过于信仰。历史中的许多事件都表明我们可以剥夺一个人的自由、价值乃至生命,却不能够剥夺他的信仰。

著名广告人昆德写过一本充满睿智的管理著作——《公司精神》,在这本书中,他始终强调一个重要观念:企业的良好生存必须依赖于某种精神,他以耐克的“永争第一”、微软的“让每一张办公桌上都使用电脑”、默克的“医病救人”等为案例,说明了精神在企业内部的重要性。同样的论述出现在吉姆·柯林斯的成名著作《基业长青》中,吉姆辟出一章专门论述“信仰”,在他那里,他用“利润之上的追求”替代了“信仰”,他用大量的事例证明了具有“信仰”的企业能够活得比竞争对手更为长久,或者说有没有“信仰”是企业能否获得“基业长青”的基础之一。 ——为什么信仰在企业经营中如此重要?因为信仰可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许多企业想方设法对员工进行控制,通过各种各样的处罚以获得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方式最终的结果几乎是领导者希望的反面。 在有信仰的公司内,许多规则往往成了摆设,因为员工将自身的工作视为个体价值的体现,谁也不愿意自身成为他人眼中无用(无价值)的人,他们会尽力做好属于自身的工作。规则的前提是预防,是假设。在没有人打破规则的企业里,规则是多余的。更重要的是一旦人性得到释放,人们会自然产生一种规则,他们将根据这一规则对企业组织内的所有成员进行评估(包括领导者)。一旦发现谁违背了他们内心中的规则,他们将毫不留情地指出来。未来的领导者必须能够经得起这一规则的审视,否则,他将很难具有领导力。这在一些组织中已经体现出来,卡洛斯·戈恩尽管是一个外国人,但当他体现出拯救日产的能力时,日本人还是给予了他非常高的评价。而李·艾柯卡在拯救克莱斯勒的前期受到了狂热的追从,但当他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企业利益时,人们立即掉转矛盾方向,促使他仓促下台。 ——在人们内心之中,总会有着一套清晰的衡量标准。这些标准没有产生作用是因为员工还没有掌握话语权,而个体的复兴使他们逐渐拥有了这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