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二百名人生实践者经验总结:开放你的人生》
人要做成什么事,就不能有那么多的疑虑,人生难免有些尴尬,关键在于保持心态的良好和积极,汤敏便这样认为。最后,他参加了考试,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成为了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最常见的心态问题有两种,一是眼高手低;二是有些自卑,不敢争取机会。 其实,这都是因为对社会、行业、自身职业能力不了解所造成。年轻人在找工作之前,应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包括学历、专业、年龄、籍贯、学习、工作、兴趣、理想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行恰当定位,这样心态的积极才有落点和杠杆。 让自己的心态积极,让自己的情绪乐观,有助于稳定我们的自信。关于如何培养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坚定自己的自信,在对200多位成功人士调研的基础上,我归纳出如下建议: --永远不要有绝对不可能的消极想法;
![拥有自信勇往直前 第53节:第3章 拥有自信(1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91367340280.jpeg)
--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树立必胜的信念; --罗列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以及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优势; --学会宽容该宽容的人包括自己的过失,也欣赏别人以及自己的成就; --学会感激别人的帮助,培养双赢的合作思维; --学会乐观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哪怕是一些不如意的。 警惕自信过头 自信,堪称开放式人生的脊梁。但从自信到过分自信,往往也只差半步,只在一念之间,只有一线之隔。自负、自我、顽固、刚愎自用、个人英雄主义等许多问题,皆源于此。因此,我们需要警惕一些"自信过头症"。 图3-4:自信过头的症状 (1)自信别变成自负 一般说来,如果是做人,稍微自负比略为自卑要好,因为你起码还会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实现目标,有行动总比没有行动要有收获。如果是做事,那么策略上的谨慎总比轻举妄动要好,因为你起码还能留有青山,诸葛亮和曾国藩正是依靠"步步为营"的谨慎而横行天下。 自信者常常易犯自负的毛病。 在商业江湖中有个很常见的现象:许多企业往往不是倒在艰难期,而是垮在顺境时的过度扩张中。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营者因为前期累积的成功,而使自信变成了自负,进而制定自身实力无法支撑、一口要吃成大胖子的扩张战略,四面出击,或者过于冒进,最终马失前蹄。 史玉柱那次著名的失败 1993年,巨人集团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等多种产品,年销售额达到3.6亿元,成为当时居四通之后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史玉柱也成为年度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同年,广东房地产大热,珠海修大港口、大机场、跨海大桥,史玉柱认为珠海最终会成为像深圳一样的国际大都市,于是开始盖巨人大厦。18层、38层、54层、64层,最后在开工典礼时,史玉柱脱口而出:"72层"--他要建成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 这是一个至今还被人看作经典的案例,后来做总结报道的《经济观察报》评论说:"只有1亿流动资金的史玉柱,却要建造一个总预算12亿的巨人大厦,这注定是一个过热的举动。"据说史玉柱还没有申请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再次告急,史玉柱不得不将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结果保健品业务也因为资金"抽血"过量而卖不动了。 巨人集团走向了危机四伏。1997年初,媒体开始报道巨人财务危机。得知巨人现金流断了之后,巨人在外的3个多亿应收款也收不回来,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被迫停工,国内购楼者也天天上门要求退款。最终,史玉柱沦落为当时负债2.5亿元的"中国首穷",一直到四年后才翻身。而在吸取教训过后,今天他又创造了新的事业辉煌。 自信与自负、趁热打铁与扩张过快、乘胜追击与穷寇勿追,有时候就只是一个度的把握,"增之一分即肥,减之一分即瘦"。如何把握好自信与自负,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尽量使自己心态平和,每一次成功过后,都有意为之地给自己一些危机感,这样才能清醒地审时度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