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打开孩子的幸运之门:让孩子走运的秘诀》
在与这种诱惑的竞争中,我采取的第二种方法就是把书放在孩子伸手能够到的地方,并相信孩子一定会读。我制作"读书的远翔"这种橡皮泥娃娃也是把我的信任传达给孩子的方式。 刚开始远翔觉得这个娃娃很有趣,但是不久后真正理解了母亲的心愿。当然,有些书过了几个月都没有读过,上面落了一层灰尘,但是最终还是经过远翔的手进入到脑子里。我除了给孩子书时,从没有说过让他读书的话。 "远翔,妈妈读了有关投资家的书觉得很有趣,会对你有很大帮助,我把书放在这里,以后想读的时候读。还有如果有好书,远翔也可以推荐给妈妈。" 对于我和孩子,读书不是单方面的强迫行为,而是互相推荐的一种享受。 被称为日本最著名的新闻工作者的立花隆是一位读书狂,他曾经说过当书籍被很多人共享,成为讨论的对象时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我完全同意这句话,因为在养育远翔的过程中有过几次很好的经验。 我认为让孩子读书后写读后感或确认书的内容这样不太好。成人也是一样,如果搀杂"强迫"这种因素就不愿意做。听说有些大型企业为职员提供书费,而要求写读后感。在企业的立场上看有可能是在检验书费是否用于其他地方,但是对于职员来说,这样的形式有可能成为负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家公司职员的每月平均读书量仅仅是两本左右。相反有些企业无条件地提供书费而这家公司职员的每月平均读书量是四五本,甚至可以说通过提供书费的政策,公司的氛围有了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公司的竞争力也提高了。 成人都这样,何况孩子们呢?就算读得再认真,但是如果父母经常问有关书的内容,孩子就会觉得读书是一种作业。根据我的经验,如果父母做好谈论书的内容的准备,即使不强迫,孩子也会主动开口讲有关书的内容。远翔也会读完书后主动找我讲有关书的内容,比如说这本书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听着远翔的意见,我也会成为一个讨论者,与远翔进行长时间的对话。只有在我读完这本书的前提下,这件事才有可能。 母亲不要对书籍或其他文化背景事先具有某些偏见,这一点很重要。就算孩子连看都不看母亲递过来的书,而只痴迷于漫画书,也不要太生气。 曾经有一阵,远翔痴迷于叫做"龙珠"的日本漫画,干脆不碰其他的书籍。我比较喜欢"红头发安娜"这样的抒情漫画电影,"龙珠"这种漫画不太合我的胃口,但是换个角度想,那只是我的爱好。我想远翔这样认真地读,其中一定会有吸引他的某种内容。远翔可能很想为我推荐这本书,但是他没有说出来。我主动接近远翔对他说:"妈妈小的时候也很喜欢看漫画,可以和你一起看吗?"远翔非常高兴,找出第一册递给了我。读完这个系列后,远翔就开始读我一个多月前推荐给他的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