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雇主与雇员间的博弈和双赢:猎头》
前一段时间,A公司要新招聘一个副总监,说新也不对,因为这个位置前后已经招聘了大约一年了。B公司也不好怠慢,根据A公司的要求前后推荐了5个人,但是只有一人进入了第二轮面试,但也马上阵亡了。至于没有通过的原因,B公司一无所知,赶紧和A公司招聘部门探讨,得到的反馈更是没有任何意义。对方的答复内容非常泛泛:你们的人还是不够强,如果经验再多一点就好了,等等诸如此类。B公司负责这个项目的高级顾问J非常气愤,向公司提出不想再跟进这个客户。但要求没有被批准,这种客户是一个烫手的山药,J不跟进谁跟进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J和我在一个聚会上碰见了,J和我谈起此事,并大谈工作艰难、自己准备改行。由于我对A公司有些了解,所以我马上给了J几个建议:第一,停止和A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无谓的沟通,这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心情;第二,根据我所了解到的,A公司的销售总监F,也就是这个副总监的直接上司正在读某大学的EMBA,我建议J去参见这个大学的一些推广会。我知道F应当也会出现,J可以假装意外碰到他,然后和他就这个职位交流一下。J听后表示感谢,并说了一大通客气话。我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A也不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和B公司在这个单子上也不竞争,互相帮助一下总没有坏处。过后,我几乎把这个事情给忘了。 大约两个多月后,J给我来了个电话,他说多亏了我,并说一定要请我吃饭。我忙说别客气,并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J告诉我,他果然在推广会上见到了F,而且聊得非常好。F知道J在做这个委托的时候,连说了几个请帮忙,和A公司招聘部门的态度比起来不知道要好多少。而且,经过交流,J发现对这个职位A公司的招聘部门完全理解错了,自己推荐的5人中有两人实际上是非常合适的,但是都被A公司招聘部门给筛选出局了。J就这两个人和F沟通了一下,F也认为这两个人非常合适。不过,F还是表示最好通过一下招聘部门。J在周一一上班马上和A公司的招聘经理G联系,并希望重新考虑这两个候选人。但不知道是说话的分寸没有把握好,还是其他原因,G非常傲慢地拒绝了,并告诉J不要偷懒,要马上继续推荐其他人,还说自己的判断比J准确的多!实在气晕了的J绵里藏针地说:见这两个人是F的意思。G当时就愣住了,可能实在太敬畏F,G在两天内就安排了面试。这次效率是出奇的高,在象征性地进行了第三轮面试后,一个候选人马上被录用了。但是,据说F不轻不重地批评了G几句,诸如不要想当然,工作要更认真等等。G心胸本来就不开阔,因此恨死了J。他马上抓住J犯的一点小错(将一个候选人的离职时间搞错了一个月,实际上这根本称不上是错误),反复宣称这是诚信的问题,给B公司发出了正式函件要终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