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生命易碎,切勿倒置:生命使用说明书》
这就是"拾麦穗"原则。你根本就不知道在你一生当中最适合你的那个人什么时候出现,或者说眼前出现的这个人是不是属于你的。你经常是不得不做出选择,你无法赶到时间的前面去回顾一路上遇到的那么多优秀的异性,从中挑选到底哪一个是适合你的。你只能跟着时间走,所以你知道昨天和今天,但是你不知道未来。这是一个无从选择的难题。 B. 父母等外界的影响 其实在选择伴侣上还有一个方式,即不是为自己去选择伴侣,而是因为舆论而选择伴侣。舆论的压力仍然影响着70后、80后的年轻人。按道理说,70后、80后应该算是比较有主见的群体了,何况"五四"运动这么久了,父母包办婚姻的现象更是少之又少,但依然有很多人由于父母的干预,不能够跟他们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人结合。中国是一个讲"孝"的国家,因为要照顾父母的感受,不希望他们因为自己的婚姻而不快乐,所以往往会因为父母的原因,而放弃了自己认为合适的婚姻对象和一生的伴侣。 也还有另一种属于外界的舆论,比如朋友的看法等等。你最喜欢的这个人,在外界的很多人看来也许与你并不门当户对,比如他(她)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如一个写作者、画家或者SOHO一族,那么,对对方、尤其对女孩来说,哪怕这个人再优秀,也很有可能招致亲戚朋友等外界的反对--也就是说,因为次要条件而影响了对主要条件的判断。 C. 相处的难题:找错人

婚姻之所以会失败,其实归结到底,就是因为找错人。人生很高的一个境界是,"过无忧日子,做有用事情",进一步"做爱做的事情",即这个事情不但有用,而且你喜欢、你乐意去做它。找伴侣更是这样的,你要找到一个你非常喜欢的人。婚姻最重要的就是相处之道。这就好比齿轮,找对人的话,不用说,整部机器自然就能顺利运转。但如果你找错了人,那就好像组装机器放错了齿轮,两个齿轮不能咬合在一起,齿跟齿之间互相打架,婚姻过程就会不断地出错,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与摩擦,最终以两个齿轮都被嗑得遍体鳞伤而收场。更何况婚姻也根本不只是两个齿轮的事情,而是一组齿轮群:相貌、健康状况、年龄、学历、品格、秉性、智商、性格、情商、收入等等等等。想要这些方面都能够咬合,当然是非常难的。不过,如果大多数都不能咬合的话,那这样的婚姻可想而知,一般都是会失败的,要么离婚,要么就是一个"死亡婚姻"--就像破产了的公司,表面看牌子还在,但已经不能正常营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