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
在中国近代史上,毛泽东就通过成功的沟通,说服国民党将领傅作义起义投诚,从而兵不刃血地解放了北京城。 1947年12月,傅作义被任命为华北集团军司令,率部进驻北平。当年在攻占张家口时,傅作义曾夸下海口:"如果中共共产党真能取得胜利,我甘愿给毛泽东当个小小秘书。" 但那时的他怎样也不会想到,中国共产党成功地领导了辽沈战役的胜利,随后又取得了天津的解放,傅作义率领的20万国民党守军,被层层包围于人民解放军的重兵之下。 这时傅作义基于爱祖国、爱民族的热忱,以保护北平2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文化遗产为重,于1949年1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在和谈条件尚未全部执行的时候,傅作义提出希望能同毛泽东会面。他这一请求得到了党中央的同意。 1949年2月22日,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了傅作义。傅作义见面时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第一句就说:"我有罪!"毛泽东答:"你有功!谢谢你,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永远不会忘掉你的!" 毛泽东接着对傅作义说:"北平和平解决最好,那么现在功过权衡,还是功大于过,也是有功人员。"他又说道:"不久我们也要到北平去。将来咱们可以更好地合作,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到北平以后,就要召集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各少数民族 和华侨等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开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你可以被邀请参加会议,你有功,也有代表性。" 毛泽东宽慰的回答让傅作义如释重负,他当下表示回北平后一定向部下传达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的指教和关心,一定要做好部队和平改编工作。他还说:"我个人也要无条件地服从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决定,叫我做任何工作,我保证把工作做好。在我有生之年,做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也好弥补我过去的过错。" 最后毛泽东又问:"傅将军,你愿意做什么?"傅作义想了想后答道:"我想,我不能在军队工作了,最好让我回到黄河河套一带去做点水利建设方面的工作。"毛泽东说:"你对水利感兴趣?黄河河套水利工作面太小,将来你可当水利部长么!那不是更能发挥作用吗。" 在同毛泽东沟通后,傅作义回到北平,他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李克农曾风趣地说:"毛泽东一席谈,傅作义前后判若两人。" 傅作义对毛泽东的豁达大度非常敬佩,更坚定了走革命道路的决心。他也没有辜负毛泽东的信任,1949年8月绥远和平起义遇到严重阻碍时,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绥远和平起义最终成功。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傅作义作出的一大历史贡献,但如果没有毛泽东与他做的推心置腹的沟通,也不会让他如此坚定不移地走革命道路。在沟通中,毛泽东流露出的信任与关切,让傅作义深感器重,这次谈话最终促成了一个历史性的结果。 沟通是一个过程,在组织内部,组织成员的情感、信息、资源等无一不是在相互沟通交流中得到传递的。领导者通过沟通来分享组织规划,也须借助沟通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使他们为实现组织规划而努力。领导还凭借沟通,从组织成员那里得到反馈信息和资料,从而更好地把握形势,引领组织变革与发展。 沟通是一种互动的交流,是一种相互交换意见的途径,也是一种相互间的深化理解。因此,有效的沟通不但要正确合适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且要确保对方能够理解贯通,并能反过来吸收对方的思想,这样才能确保沟通的畅通无阻,避免误解和干扰。 更有益的是,打破传统界限的开放和谐的沟通环境,能使领导听到真实的声音,更准确地掌控组织的心律,从而让领导者能因势利导地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决策。 领导者在沟通过程中,须掌握的原则是: ①表达准确。 领导只有将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才能使组织成员完好地理解其意图,并正确地将决策方案执行完成。这不但要求领导者能准确运用语言,还要求对问题阐述清楚,突出主旨,并能体现出科学性和知识性。沟通中的语言既要适合领导者的角色,又能适合面对的情境和活动内容。这样才能确保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执行决策的有效化。 ②生动形象。

领导者在进行演讲、报告、谈心、对话、谈判等各种场合中,如能把握好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常能收到奇效。领导者对于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现实工作中的问题,首先要认真思考,融会贯通,深刻分析,清楚理解,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使聆听者感到通俗易懂、平易近人。领导者要善于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把复杂的问题条理化,把具体的问题典型化,可适当运用比喻、衬托、渲染、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聆听者仿佛可以亲临其境地看到和感受到你描绘的情境,以此来更好地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③丰富多样。 领导者面对不同性质的工作、不同性格的组织成员、不同的领导环境,应适当调整语言风格。有时要用态度坚定、语言庄重、逻辑严谨、意向明确、令出即行的权威性语言;有时要用和蔼可亲、委婉祥和、循循善诱、情真意切、关怀体贴的柔和性语言;有时还要有幽默风趣、谈笑风声、机智灵活、绵里藏针、学识渊博的多变性语言。这样多样性的沟通语言,在确立领导者权威的同时,也增加了领导者的影响力,从而赢得赞誉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