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从平凡到不平凡的历程:西游成功学》
八、让行动“动”起来 六耳猕猴和他的“行动模拟器” 六耳猕猴就是《真假美猴王》中的假猴王(也可以说是猴王的“二心”化身)。在唐僧和孙行者吵架闹分手后,这家伙变化成孙行者,乘虚而入,打翻了唐僧,抢走了唐僧的行李(里面有通关文牒、宝印等),还把几个猴精变成了唐僧、猪八戒、沙僧、白龙马模样,像模像样地嚷着要去西天取经。可是,却没见这个妖精组成的取经队伍有什么行动,他们就待在花果山的那个山洞里,口里嚷嚷而已。

模仿一个人的成功,也是很有趣的事情。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不少,我们对于善良、正义、勇敢、耐心、自律、付出、关心等等成功的要素都了然于胸,于是,我们以为自己就是懂得这些素质的人了,是一个具备成功潜能的人了。我们在大脑和内心模拟着成功的种种品质和方法,学着那些成功人士的样子。这没有错,可是,我们往往忽视的是: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自己,把这些已经模拟了无数遍的东西实践出来。我们读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成功的道理,但又做了多少,做到了多少?我们做了多少,就等于我们向成功迈出了多少。一味地模拟,一味地不实践,到头来,那些模拟的东西也不过是一阵烟雾,不是吗? 从先天而言,我们和那些成功的人有什么两样呢?不一样的是我们在后天有太多无价值的模拟,而没有持续的、富有意义的实际行动。 六耳猕猴所忽略的是:形式上的取经要件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取经的路程是否是一步一个脚印。六耳猕猴和孙行者的本领是一样的,他也可以带领假唐僧们去取经啊,不过,他得抛弃他那“行动模拟器”,回到真实的取经道路上来! 想得多,说得多,做得少,已经成为妨碍我们走向成功的头号敌人! 思考题: 激励,行动的希望之火! 唐僧很苦。他不容易啊! 身为取经团领导,可他没有实际降妖的本事,看问题也经常走眼,时间长了,大家对他的话也爱听不听,爱信不信。这样一个平凡的人,要经历穷山恶水,克服那么多的困难,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出生入死,他是怎样的心境?他能承受多久呢? 我们也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对于自己、他人,我们如何珍视他们存在的价值,自我激励,又激励他人呢?我们都是凡人啊!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行动去有效激励,燃点人们心中那行动的希望之火呢? 意志,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技术。 它是关于方向、行动、态度、磨练、激励的系统性问题。意志力是神奇的东西。既可以无坚不摧,又可以柔而易折。意志的顽敌是挫折和恐惧。养成志在成功的意志力,得下一番苦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