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第五章如何打造高效团队(9)



系列专题:《从平凡到不平凡的历程:西游成功学》

  每个成功的人,心中都有一颗伟大的“种子”。这“种子”代表的是野心、进取心。我们中国人一向不喜欢野心,不主张野心,然而,也许看起来不谙世事甚至以为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野心,正是一个人一辈子不服输,不向命运低头,不断挑战自我,最后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

  十年一觉功名梦

  才气出众、博览群书的少年吴承恩写得一手好文章,名扬乡里。他十二岁的时候,淮安举行儒生会考,承恩不负众望,名列第一,考中秀才。从此,大家对他更是寄予了满腔厚望。

  吴承恩渐渐地长大了,他开始知道,原来,人生存于世,并不像平话、戏曲故事中的神仙们那么逍遥。先前私塾里自由玩耍,到处找乐事的时光也越来越少。小朋友们都开始被他们的家人关在屋子里,准备着乡试,连邻居的好朋友沈坤也难得有机会和他一起出去玩。承恩觉得自己越来越孤单。唯一能让他感到开心的是:这些年,他手抄和记录了很多的神话故事,尤其是关于猴子的最多。那时候,他最爱看的就是《西游记平话》,最爱听的也是有关唐玄奘取经的戏曲。

  在所有动物中,吴承恩最喜欢的是猴子。觉得只有猴子最聪明,最懂得人的心思,学习能力也最强。这些年,他见过无数的猴子,肥的,瘦的,大的,小的,会钻火圈的,会敬礼翻跟头的,会舞棒子的……他十六岁那一年,淮水两岸四季风调雨顺,百姓收成满仓,一派丰收景象。在那年繁华的集市上,吴承恩目睹了猴子耍棒子的表演。你看那猴子,瘦小个子,却一身霸气,眼睛骨碌碌地转着,手拿明晃晃的棒子,在观众的一片助兴声中,猴子一顿神舞,真个是出神入化,精妙绝伦,世界上真还有这般神气的精灵,简直就像天上下凡的神仙!有些喜欢恶作剧的人,故意逗弄起那小猴子,用东西砸它,你看它那怒气冲天的样子,一点都不怕人。如果惹火了它,它还拿着棒子追着人打呢!不过,只要耍猴人一声吆喝,伸出手掌,小猴子就马上跳上他的手,一副驯服乖巧的样子。可爱的猴子,调皮的猴子,狂傲的猴子,个性的猴子……这一次看猴的经历,让吴承恩大开眼界,他全神贯注地观察着猴子的一举一动,直到猴戏班子最后散场而去。西游啊,西游,要是有这样的猴子该有多好,他总觉得前人写的《西游记平话》里面的人物还不过瘾。

  家庭的压力却让吴承恩不得不转移注意力去投考功名。只有考取功名,才是文人学子的唯一出路啊!然而,世事竟如此捉弄人,吴承恩一生多次参加乡试,都没有获取任何功名。

  他难道没有用功吗?不是啊!父亲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能考取功名,走入仕途。父亲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做了一名商人,没有像祖父那样进入官场,在生意场上经常受人欺负。其实,吴承恩是想有一番抱负的,他很希望施展才华,完成父亲的心愿啊!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是常人的想法。与常人不同的是,吴承恩的社会责任感很强。他情愿不要那功名,也不要让自己同那些昧心的官场人物同流合污。真是难得的人中豪杰!

  笔者认为:吴承恩的兴趣根本就不在功名利禄上,他的心思正被那些他感兴趣并孜孜以求的神话所牵引。

  吴承恩一辈子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虽然他也在考着功名,但他更多地选择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实现自己写书的梦想。不去一心考取功名却去写“闲书”,就等于在与社会作斗争,就要冲破一些世俗的成见和价值观。这样的反叛精神,后来又成就了他。

  对于神话研究的兴趣,占用了吴承恩大量的时间和思考空间。什么《二郎神搜山记》,什么志怪小说,都是他热衷去品读的读本。几十年来,他已经看过无数本的小说、话本,听过无数场的说书和戏剧,和朋友们交流过无数次的创意和思路……

  人生处处皆文章

  “神话就只能是神话吗?这样对读者、后人没有教育意义啊!我不能为写神话而写神话!我必须让后人看到我们生活中的自我形象,我必须让后人感悟到如何立志,如何走向成功!”人生的点点滴滴不正是那成功的足迹吗?

  风流洒脱失心性。饮食男女,风流人生。我们每一个凡人都需要经历自己的男女之情,甚至有自己的感情情结。《西游记》中林林总总的男女感情描写,从那些荤段子或人物两性接触体验来看,作者多少是有着亲身的感情体验的。这种体验并不影响作者的伟大,反而真实地再现了人生成长细节中的经历点滴。吴承恩曾经心爱的女人,曾经十分痴迷的女人,曾经恨过的女人,曾经耳闻目睹的女人,她们闪烁的影子,让他无法抹去心头的记忆。虽然已经有了妻子和妾,但初恋的滋味和那些美好的爱情符号,让他永世难忘。他所耳闻目睹的农家风流韵事、青楼花花事也成了他作品的元素。要不然,那些白骨精、蜘蛛精、蝎子精、铁扇公主,怎么就能那么形象呢?

  世态炎凉多磨难。磨难是一所学校。多次乡试不中,人们也开始慢慢地忘记了他这个老秀才,甚至有人公然地奚落他。面对这样的羞辱,他的内心又经受了多少煎熬?“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一定要让那些人看看我吴承恩究竟是个什么人物!”多少次,他在心中对自己这样呐喊。然而,一次又一次,失败的重锤敲打在他的心上,敲打在他一颗本已破碎不堪的心上。迷惘、失落、困顿、绝望、不甘心……

  顿悟淡薄明心志。吴承恩结交的社会名流甚多,像李春芳(当朝宰辅)、朱日藩、文征明、沈坤等人。他们或平常闲聊集会,或时常书信来往,互相传递信息,分享人生经历和心得,为吴承恩提供了大量的生活资料。从与他们的结识中,吴承恩渐渐明白,原来那些身在官场上的人却十分的难作为。就拿李春芳来说,位居宰辅又怎么样,还不是“伴君如伴虎”,如坐针毡?淮安有个文人,写了一首诗,被无端地打下了牢狱,据说是影射了当朝皇帝。文人啊,文人,命运就是如此的悲惨!官人啊,官人啊,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倒不如自己淡泊一生,与世无争,安心写好《西游记》,岂不乐哉快哉?

  矢志不移弄乾坤。吴承恩不入仕途,自然有不入仕途的乐趣。偶尔感觉心情郁闷时,他就选择出去云游。多年来,他探访了无数的名山大川,浩瀚大海,名胜古刹。在金山寺里,他住了一月有余。他白天写作,晚上就和高僧、和尚们谈天论地,极其快活。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送给他一幅字画,内容是:成功之道,在于悟空、悟能、悟净。另送给他《般若波罗蜜心经》、《大唐西域记》一部并诸多佛经藏本。一日,他云游归来,折返东海,路过江苏云台山(今花果山)时听到了关于陈姓状元考取功名后来被谋杀的事情,不禁心有所动。唐僧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便浮现了出来。在云台山上,成片的花果,漫山遍野,好一派花果山风景。更可喜的是:在这里,猴群到处皆是,它们攀山爬岩,别有一番洞天。他想起了无支祁水怪,想起了耍棒子的猴子,紧接着,猴王游天宫、逛地府、闯龙宫、去仙界、拜佛山等一系列画面呼之即出……

  民间老叟弄英雄。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入侵江淮之地,他还过了一把抗击倭寇的瘾,真是扬眉吐气啊!这一次,发起抗击倭寇的领袖人物,正是他的好朋友——状元郎沈坤。沈坤打出“抗倭保家”的旗号,很快就在民间召集到上千人,命名为“状元兵”,而且队伍日益庞大。无官无俸的吴承恩应邀出任军师。“状元兵”团结一心,智勇双全,多次成功地瓦解了倭寇的进犯,从此,江淮地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沈坤,这样一个善良、正义、勇敢的形象,难道不是孙悟空的缩影吗?然而,这样的英雄却遭人嫉妒,以“蓄意滋事”的罪名被官府打入了大狱!世间事情,黑白颠倒,人生还有什么看不开呢?

  六十三岁时,吴承恩终于圆了自己的官场梦,以长兴县丞(二把手)的身份入仕。混迹官场是需要相当的“学问”的,更多的事情由不得你。你的心中装有百姓苍生,难道你的同僚和上司就是吗?皇上就是吗?更何况那些繁文缛节,逢迎溜须的事情也不是他之所长。实际情况验证:虽已高岁,但吴承恩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性格,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适应官场的生活。不过,最幸运的是,他的顶头上司是归有光。大家知道,归有光也是个十分有才华的文人,为人也相当正派。两人总算有共同语言。但不久,吴承恩就惹出了“乱子”。在闹饥荒的时候,他自作主张开仓放粮,解救落难百姓,而他则很快锒铛落狱。真是舍身“乱”法济苍生啊!在朋友的帮助下,吴承恩案件被迅速地“拨乱反正”,并给予了“荆府纪善”一职,聊以慰藉,总算有了公道。经过这次官场职业生涯,吴承恩力量大增。第一,已经了却了父亲的心愿,再无歉疚和顾及;第二,在官场职业生涯中,他给自己补了一课,为小说增添了必要的官场情节;第三,有了更多的了解老百姓实际疾苦的机会;第四,“荆府纪善”是个闲职,只拿俸禄,总算有个生计养老养家,写作的花销也有了个筹措。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功行圆满了,年迈的吴老先生心潮澎湃,文思泉涌,他不舍昼夜,奋笔疾书,孜孜不倦,这就是他终身梦寐以求的事业啊!

  青史无名胜有名

  书已经定稿了,可是书的作者署名却一直没有定下来。吴承恩的内心十分矛盾。青史留名,一直是他毕生的奋斗目标。《西游记》难道不是对他人生最好的总结,难道不是对他才华和价值的最好诠释吗?那些嘲笑过他的人,奚落过他的人,否定过他的人,误解过他的人,看到这部《西游记》,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呢?按理说,署上吴承恩的大名本是顺理成章。可是,现在,他却开始犹豫起来。

  世事沧桑,物是人非。吴承恩已经脱胎换骨,显然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吴承恩,不再是青壮年时那个一身傲气、浑身带刺、永不言败、狂傲不羁的吴承恩了。社会教给了吴承恩太多的东西。他已经淡薄了一切,没有了仇恨,没有了功利心,他只有一个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能感染更多的人走向成功!

  可以肯定的是,这部书,天下百姓喜闻乐见,这已经是毋庸质疑的。因为,数十年来,零零碎碎地阅读过这部书的人已经不止500余人。他们上至宰辅、国子监祭酒、社会名流,下到村野草夫。凡阅读者,皆称奇叫绝。其实,吴承恩心里最明白,他在书中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他是在表述一个人如何打破社会世俗的标准,实践自己的成功之路啊!

  自从写定《西游记》的初稿,吴承恩就在思考如何署名的问题。因此,《西游记》完稿后,作者和出处仍然是空白。

  “当今皇上,昏庸无能,奸臣四布,沉迷道教邪术,老夫在书中不妨点拨一二,只是不知这皇帝小儿是否能明了老夫的意思。要是听信谗言,以怨报德,再像三十年前南京国子监乡试时闹个‘文字狱’,岂不残害了亲戚、家眷、朋友一族?”想想明朝政府的黑暗,想想自己周围朋友的下场,想想自己多年来对家人的愧疚,想想自己膝下无子,他还是有些放不下。“万一书中触及到当朝的权势人物,我吴承恩怎么可以连累家人和他人呢?我一个古稀老人,还有什么可以求取的呢?做个‘隐姓作家’不也挺好吗?何必求取虚名?只要子孙后代能从这本《西游记》中获益一二,老夫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想到这里,于是,他落定身子,踱步案前,署上一个他早酝酿已久,令人十分猜疑的名字“华阳洞天主人”,而将父亲曾经寄托的名字“吴承恩”就此隐去了(关于真实的作者,是后人考证出来的)。

  他会心地笑了,那是对天下苍生充满希望的笑容,那是对亲人和朋友们极负责任的笑容,也是他一生中最诡秘、最坦然的笑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51378.html

更多阅读

没有铁的纪律 第86节:第五章 如何打造‘铁的纪律‘(18)

系列专题:《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关于各级领导带头执行纪律的重要性,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有许多精辟论述。如1938年毛泽东在总结张国焘事件的经验教训时说:"必须对党员进行有关党的纪律的教育,既使一般党员能遵

没有铁的纪律 第85节:第五章 如何打造‘铁的纪律‘(17)

系列专题:《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必要的纪律处分与惩办主义的界限在哪里?从我军情况看,主要在通过处分,能否达到了教育大多数群众之目的。现在一些企业处罚员工很随意,而且没有任何章法,动不动就开除员工。领导者

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 第84节:第五章 如何打造‘铁的纪律‘(16)

系列专题:《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再举一个赏罚及时的例子。电影《大转折》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为维护纪律,争取民心,部队作出一系列纪律规定。政委邓小平亲自带人进行检查,发现警卫团一位

投资铁的纪律 第83节:第五章 如何打造‘铁的纪律‘(15)

系列专题:《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再如,现在许多企业都在向通用电气公司学习,推广"六西格玛"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的精髓是什么?不是基于概率论的数学统计方法,那只是工具。也不在倡导者、黑带、绿带等角色的设置,

没有铁的纪律 第82节:第五章 如何打造‘铁的纪律‘(14)

系列专题:《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现在许多企业家都羡慕军队的执行力。其实,军队执行力强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立起了严格的问责制。官兵们已形成一种意识,只要是领导布置的工作、提出的要求,就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

声明:《第128节:第五章如何打造高效团队(9)》为网友明天你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