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我们‘中的‘我‘,‘我‘中的‘我们‘(2)



系列专题:《钱理群先生至诚之作:致青年朋友》

  鲁迅的另一个提醒,也很值得注意。他指出,不能将"个人"、"个"、"己"、"我"的概念,混同于"害人利己之义"。这里提出的要划清"己"和"害人利己主义"的界限,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在强调"个人"("己"、"我")的独立价值和权利,强调发展人的个性的同时,也还存在另一个层面的问题:这是怎样的"个人"、"个性",怎样的"我"和"己"?

  是具有广阔的、现实的、历史的、人类的、生命的、关怀的、博大的"我"和"己",还是自我中心的、狭窄的"我"和"己"?于是,就有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所提出的警告:如果"所感觉的范围颇为狭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过于珍惜有限的‘哀愁‘",就会变成"顾影自恋"(《〈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个体生命的萎缩和扭曲。

  鲁迅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提出这样的警告,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而处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下的知识分子,在陷入了苦闷与孤独中时,就感到了"自我"的渺小与无力,而渴望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中,在集体的反抗里,获得个体生命的力量和意义。于是,在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特别是左翼知识分子中,就出现了由知识分子自我走向工、农大众的转变。后来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诗人殷夫在《一九二九年五月一日》这首诗里,对自己在参与革命群众运动时的内心感受,有过这样的描述--

  我突入人群,高呼

  "我们--我们--我们"

  呵,响应,响应,

 第16节:我们‘中的‘我‘,‘我‘中的‘我们‘(2)
  满街上是我们的呼声!

  我融入一个声音的洪流,

  我们是伟大的一个心灵。

  满街都是工人,同志,我们

  满街都是粗暴的呼声。

  一个巡捕拿住我的衣领,

  但我还狂叫,狂叫,狂叫,

  我已不是我,

  我的心合着大群燃烧!

  同学们自然会注意到,这里的中心词已经是"我们"了:这大概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代最强音,而且几乎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殷夫当时还有一首诗,题目就叫《我们》:"我们的意志如烟囱般高挺,?筑我们的团结如皮带般坚韧,?筑我们转动着地球,?筑我们抚育着人类的运命!?筑我们是谁??筑我们是十二万五千万的工人农民!"应该说,诗人所表达的知识分子个体在工人、农民为主体的革命集体中找到自己归宿时,所感到的生命的充实、喜悦和自豪,是真实与真诚的:这样的"我们"可以称得上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人"形象。这也就说明,"我们"意识、情感的出现,它对人的群体性的强调,依靠组织起来的集体的力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人生道路,社会变革道路的选择,是具有合理性和历史意义的;但这也预伏着危险:"我已不是我",可能导致"我们"中的"我"的感情和个性的淹没,以至消失。而以后的历史发展,正是这样一个合理性逐渐失去,负面作用逐渐显现的过程。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关键: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新的伦理观。在五四时期鲁迅等先驱者曾经提出过一个"自他两利"的伦理观:"人类总有一种理想,一种希望。虽然高下不同,必须有个意义,自他两利固好,至少也得有益本身。"(《我之节烈观》)强调的显然是"自"(我)与"他"(我们)之间的统一,"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统一,而又以"有益本身"为底线,即所谓"个人本位"。而现在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新伦理观,正是对五四伦理观的否定:"毫不利己"就是对我们前面谈到的鲁迅所提出的"己"的观念、"个"的观念,对人的个体性的全面颠覆,对个人欲望、利益、权利的全盘否定;而"专门利人"里的"人",所指就是"我们",即群体的、抽象的、观念的人,提倡的是一种以牺牲个人为前提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样的"集体主义"和五四所说的"自他两利"中的"利他主义"(那里的"他"和"自"一样,都是具体的个体生命)是有着质的区别的:所要求为之牺牲的"集体"利益,其实是"集体利益代表"的利益。

  问题是,这样的彻底否认"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完全把"我"消融于"我们"的伦理观,建国以来,成了国家意识形态,体现为一种权力意志,"我们"开始上升为一种和权力结合在一起的秩序、体制。在所谓"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兴无灭资"的口号下,一切个人情感、欲望,以至兴趣、爱好,一切对个人利益和权利的追求、维护,都视为"资产阶级思想",罪恶的渊薮,而加以彻底扫荡。其目的就是要求每一个人都以自称代表"我们"的意志的组织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组织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无条件服从和奉献,用当时最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做"驯服工具"。这就推到了极端:不仅完全否定了"我",人的个体性存在;"我们",人的群体性的意义也被扭曲和"换包"了,人变成了一个纯精神化与集体化的政治动物。

  7. "我们"是谁?*

  一、主题发言

  我们是第二次举办这样的"志愿者论坛"了。这说明了志愿者队伍的扩大,而且看来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是一件大好事,而且来之不易。有人告诉我,据民政部门统计,现在全国各种类型的公益性组织,已达三十余万--我估计还要多,因为有许多是没有注册登记的。我算了一下,如果每一个组织参加者有三十人,就有近一千万人;如果每个组织的活动受益者也是三十人(当然这是大大保守的估算),那么,也有一千万。朋友们可以想一想:这两个"一千万"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在全国将有两千万人在这里尝试着、感受着一种新的生活,尝试着、感受着一种新的人与人的关系,尝试着、感受着一种新的人生价值理想。而且持续下去,坚持三年、五年、十年、十数年,那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样的精神效应的不断扩大,是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面对这样的发展与前景,我们是应该受到鼓舞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51171.html

更多阅读

第86节:我们是中国特种兵

第86节:我们是中国特种兵4“作为一个特战队员,要熟练掌握自己的武器装备,不仅要能够使用自己的枪,也要能够掌握战友的枪。我们的要求就是一专多能,虽然你们以后可能是突击手、微声冲锋枪手、机枪手、狙击手、火力支援手等等不同的专业,但

如今赚钱零成本加盟 第16节:第二章 如今我成了自己(10)

系列专题:《人生迷途导航书:与自己的生命对话》  从事社区组织工作的收入一直不太稳定,两年后,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提供给我一份教职,而且它不要求我完全放下我的理想与高调。“你不用一整个星期都待在学校,”校长

第16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0)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欧元自出生时就背负着“各自独立的财政政策,缺乏债权,经济利益和目标不一致,英镑缺席”的原罪。经济和平年代,这些原罪潜伏在欧元深处若隐若现,而一旦经济危机爆发,这些缺陷将被无限放大,阻

第16节:小老板的生意经(16)

系列专题:《45个赚钱诀窍:小老板的生意经》  老张十分看好这个市场,相信其中一定有巨大的商机。首先,这类特约维修站全省有近百家,每一家一年进20万元的配件没有多大的问题。和特约维修站做生意,利润也不错,平均能达到10%。这些维修站实

第16节:拯救人类的哲学(16)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同时,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发达国家,无论政治家还是经济界,至今一致公认,经济增长就是善,通过经济发展追求更加富裕的生活就是正确的政策,因此GDP每年至少必须有3%~4%的增长,现在正处于大

声明:《第16节:我们‘中的‘我‘,‘我‘中的‘我们‘(2)》为网友白眼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