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经济自由的全球化: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大规模恐怖主义横空出世 2001年9月11日,这个相对舒心的世界发生了一件新型的恐怖的事情,无论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者们还是反对者们来说,感觉都是如此。恐怖分子摧毁了纽约的世贸大楼,重创了五角大楼,第四架被劫持的飞机由于乘客的英勇反抗而提前坠毁。这绝对是个改变世界的时刻,唯一不清楚的是世界将如何改变而已。未来的走向将取决于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将如何应对。

我们可以把这个事件看成伊斯兰世界对西方扩张的反击、人类的邪恶力量的延续、自由派的乐观主义的终结,以及对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袭击。所有这些观点都言之有据,最后一条亦不例外。对美国的袭击无疑也是对全球化的袭击。执行袭击的人满怀仇恨,他们厌恶西方的自由主义对他们的圣地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采取了这种极端的对"文化全球化"的反击。这个事件似乎还将促使那些有着紧密对外联系的国家关闭商品和人员自由流动的大门。许多观察家,无论是同情还是批判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人,都很快得出了上述结论。 在全球化的支持者阵营中,摩根士丹利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在袭击发生后立刻在《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人员和资本(所幸不包括信息)的流动在今后将变得更加困难。这种限制不是绝对禁止,但相当于某种程度的税收。还有,增加国防开支的压力会增大,这在理论上也会挤压私人投资。可是,装备简陋的恐怖主义组织的威胁毕竟比不上苏联。我们不需要动用庞大的陆海空军,通过先进的情报和安保工作就可以进行控制,不至于赔上一切。 在全球化的反对者阵营中,伦敦经济学院的约翰·格雷认为,全球化的失败非但不可避免,而且大有好处。他指出,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一样,也是某种吸引人心的长期存在的信念,"对于主张自由市场经济的人来说,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所有的社会都必须接纳自由市场"。格雷教授的讽喻过头了。全球化并不是疯狂的意识形态,而是自由的市场经济随着运输和通讯成本迅速降低而快速实现融合的过程。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崩溃对世界绝无好处,也并非不可避免。不过,罗奇和格雷在有一点都是正确的:暴力袭击来自那些强烈仇视全球化的人。本·拉登的恐怖主义组织就是狂热的反自由主义分子,由于他们的独特出身,这种意识形态穿上了宗教的外衣,而不是打着阶级斗争或民族解放的旗帜。然而,他们的目标终归还是政权,为了夺取政权,他们首要的任务是要确定谁是自己的敌人。他们对穆斯林群众说,跟着我们的旗帜前进,打倒前面的敌人--美国就是我们的敌人,他们梦想重建伊斯兰哈里发帝国。9·11是对现代社会的沉重一击,袭击者们希望把地球倒转到公元7世纪。他们是现代文明真正危险的敌人。反对全球化的抗议者们是性格各异的淘气的孩子,假如我们无法说服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的年轻人接受自由世界的经济秩序,这个社会面临冷酷的敌人的时候就不能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