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经济自由的全球化: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这里,我们来看看更典型的政策失败的例子。从前曾服务于世界银行的威廉·伊斯特利(William Easterly)指出,发展中国家一个主要现象就是,外汇的黑市价格要比官方价格高出很多,这是通货膨胀受到压抑时的一种表现。政府试图通过印钞机来支持公共部门的开支,这违反了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职能之一,从而制造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然后政府又通过人为地控制外汇汇率来部分压制价格。可是通货膨胀的压力终究会表现出来:非贸易品和服务的国内价格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出口量减少。由于外汇收支恶化,人们都急于卖出本国货币,这就导致了外汇黑市的产生。但黑市不只对经济有破坏作用,还可能成为腐败的源头,人们有着压倒性的动力在黑市上卖出外汇,而不是去官方机构。伊斯特利指出,黑市的溢价会达到病态的程度:"1982年,加纳货币的黑市价格比官方价格创世界纪录地高出了4 264%,而在过去的20年中,有18年的黑市价比官方价的溢价都在40%以上"。
![第16节:大夫,请先把自己治好(10)](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55331498046.jpeg)
再看看墨西哥,从1970年到1982年,两位糟糕的总统以帮助穷人为名毁掉了这个国家原本可以自豪的宏观经济稳定。1976年的危机迫使货币贬值,经济增长率大幅度降低,然后,石油价格上涨为经济提供了转机。可惜洛佩兹·波蒂略(Lopez Portillo)总统又把财富给浪费了。墨西哥的货币在1982年再次贬值,政府还拖欠债务,引发了整个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痛苦的改革随后启动,但政府没有成功地对银行部门进行监管(又没有完成一项重要的基本职能),导致20年之内爆发了第三次外汇危机:1994~1995年。 财政、货币和金融政策当然不是政府失灵的唯一领域,政府垄断导致许多国家的人民长期不能得到充足的电力、电话、供水、教育和医疗服务。"在尼日利亚,政府几乎完全不能提供基本的服务,尽管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现油田之后,政府已经从中累计获得了2 800亿美元的收入。政府更热衷于把资金花在80亿美元的钢铁厂这种项目上,可是钢材至今还没有生产出来,还有从无到有地建设一座新的首都,还有统治者从中间盗取的大笔资金"。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很容易发现附加价值受到严重损失的例子--企业的投入显著高于其收益--因为政府以自力更生和保护国内产业的名义对它们进行了很好的保护。我们再看看印度政府的开支,该国的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开展的一项谨慎的研究发现,大约有10%的GDP--相当于全部政府开支的40%--被用于给相对富裕的人群提供电力、供水和食物上。可是到2002年,该国的平均识字率却只有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