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从草根到精英的奋斗历程:俞敏洪传奇》
第二节祸起萧墙:利益之争 中国历史几千年,经历过“分封割据”的混乱,经历过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经历过“民主共和”,孰优孰劣不易评断,是非成败各有千秋。 币有双面,剑有双刃。事物自然都有正反两面,关键在于是否能依据环境和条件进行判断,是否取其优而弃其劣。 新东方从夫妻店,到“分封制”,再到“中央集权”,直至制衡策略,其中有得有失。重要的是,在这一系列的蜕变里,在痛苦的挣扎中,新东方这艘巨轮没有倾覆,在略微颠簸中继续扬帆前行。 或许不断的波折,才能化解积蓄的矛盾,除掉暗雷,才能砥砺远行。 “分封制”的动摇 蚕,在茧中蛰伏,历经苦痛,方能化蝶;否则,蚕将在桑叶上缓缓死去。 生命,总是在不断突破陈旧的以往,总在痛苦挣扎中飞向美好的明天。生命是永无止息的发展,停步就意味着死亡。 俞敏洪深切感受到蜕变的迫切。新东方有着饱满的精力,振翅欲飞,若不破茧而出,只能在黑暗与封闭中毁灭。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并起,群雄纷争,战乱连年。虽然各国都努力发展各自的经济文化,中华大地上却始终只是一盘散沙。500年来,有“春秋五霸”,有“战国七雄”,但谁也不能真正成为强者,强弱胜败转眼即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灭六国,统天下,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大一统时代。“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与法律,立国之基得以建立。虽然秦朝只存活了短短15年,却为此后几千年统一王朝的发展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第71节:祸起萧墙:利益之争(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54097039588.jpeg)
诸侯割据的时代,即使生产力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发达,文化如何繁荣,到最后却只能在秦国铁蹄之下灰飞烟灭,何也? 一个国家如果长久处于分裂的状态下,不论区域发展如何良好,始终不能有所成,甚至不能自保;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如果长久维持同样的模式,便会停滞不前,最后只能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 新东方初期是夫妻店模式,俞敏洪负责宣传,妻子负责财务,虽然也有亲戚参与经营,却只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经营阶段。当新东方逐渐壮大之后,这种小家庭产业经营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东方这个蓬勃发展的事业,就好像将一棵树的种子种在花盆中,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却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俞敏洪于是想到了移居海外的老同学,可是在国外生活何等优越,当时新东方不过刚刚有些起色,如何说服一帮老同学放弃国外安逸舒适的生活,回来和他一起奋斗? 其实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财富只是人生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给人打工,哪怕待遇优厚,却没有什么多少价值实现可言;俞敏洪能提供的,是一个任由他们发挥的平台,可以由他们自己经营、自己作决策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