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一杯沧海(7)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对于青啤来讲,收购层面的技术性问题在迅速积累,逐渐形成了巨大的战略性风险,我在冥冥之中已经有所感觉,但一时又找不到应对风险的办法来说服彭总,我也知道不同的发展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发展问题,成长中的困惑总会存在,但是我不知道如何下手,也轮不到我下手。会后,我带着这种郁闷离开青岛,两天后传来彭总去世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青啤在快速发展阶段遭遇到的一场灾难,青啤将面临雪上加霜的境遇,同时内心也非常愧疚,因为彭总去世前我还与他争论了一场。彭总是我事业上的导师,人生中的贵人,他给了我展现才能的平台和机会。我们的性格相近,也是能很好沟通和合作的伙伴。 我坚信一个道理,"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这句话充满着哲理和辩证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你只有想着领导的事情,帮助领导思考一些东西、解决一些问题,你才会有机会到达领导的位置,因为无形当中你已经在锻炼你的思维,为这个位置做准备了。反过来,持消极应付心态的人就是不成一隅者,不足以成大器。如果连一件具体的小事情都干不好,怎么能够成就大事业? 我知道,因为这种个性,我的前半生会受到很多挫折和约束。我一直目标明确,做事有规划,但是四十岁之前,我看周围很多人的成长速度都比我快,就很郁闷。但是现在看来,这种丰富的经历是比上大学更重要的财富。经历造就性格,性格支配行动,行动决定成败。我永远感谢经历和环境对我的造就,不管当时曾经多么艰难。 来自西北的狼 在青啤西安公司工会举办的迎春征联中,有这样一副虎头格嵌字联:"汉城雄风盛,斯园壮志酬。"在大西北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我逐渐从制造领域的一只"羊",历练成市场领域的一头"狼"。 贴着市场跑 1995年12月,青啤控股了一蹶不振的西安汉斯。这是青啤在实施扩张战略之前提早拉开的序幕。
汉斯啤酒是西安市在1986年国家"八五"期间投资上亿元兴建的设计年产10万千升的大型企业,因建设资金未完全到位,只达到了年产5万千升的生产能力。但是因为沾了短缺经济时代的光,投产后其产品在市场上迅速蹿红,西安出现了"逢人说汉斯"的红火景象。汉斯啤酒很快跻身于全国五大啤酒品牌之列。然而,当国内外其他品牌陆续进入西安之后,汉斯便在严酷的市场冲击下迅速走向低迷。 在青啤收购之前,汉斯已几乎濒临绝境:负债额高达几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0%多,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低下,冗员庞杂,市场占有率接近于零。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啤酒酒液浑浊,曾出现出厂不到一个月就发生沉淀的现象。 结果,"人人爱汉斯"一时间变成了"人人恨汉斯"。经销商纷纷退货,生产线上的工人被组织到仓库里,从早到晚一瓶一瓶地倾倒变质的啤酒。于是,泛着泡沫的啤酒便终日汩汩流淌在汉斯啤酒厂的下水道里。 1996年,我被派到西安,接任青啤收购汉斯后的第二任总经理。 在汉斯上任第一天,我来到办公室,我从当天的生产报表上看见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字:1 000。我以为是1 000箱,仔细一看后面的单位,我大吃一惊-1 000瓶!也就是说,这个上千人的企业,每人每天平均只生产1瓶酒,而且这是发生在青啤投入8 000多万元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之后。
更多阅读
第64节:一杯沧海(64)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倾国倾城"是我们的一个新的尝试,就是将青岛啤酒独到的品牌经营观、体系化的品牌经营理念运用到城市的发展中去,让更多的中国城市能够展示自己,也带动青岛啤酒在当地的影响力。我亲自参加了在南
第63节:一杯沧海(63)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就是要带动消费者去体验,用情感去激发消费者对品牌的感动力,从而创造更大的购买力,为我国啤酒第一品牌的发展开启情感营销、体验营销的新思维。 2005年,根据品牌定位,我们提出了"激情
第62节:一杯沧海(62)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在啤酒市场上,利润率高的中高档酒市场将成为啤酒企业主要的利润贡献点,但是青啤在济南销售的各种啤酒基本上都是从青岛运来的,一直受困于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为了巩固济南市场并发展周边市场,我
第61节:一杯沧海(61)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我认为,经过5年的沉寂,青啤通过内部整合、市场整合、品牌整合等一系列的调整,市场运作能力、管理能力、员工素质都有很大提升。从数据上来看,2006年度,青啤销售收入增长了16.5%,而净利润增长则高达4
第60节:一杯沧海(60)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实践当中很多,2004年以前,青啤在温州市场仅仅做到了2 000千升,只有一个经销商在经营。这就属于"摊煎饼"了,2004年我们把这个模式做了调整,进行深度市场开发,第一,在温州建立能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