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一杯沧海(16)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这样的运作为青啤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因为没有重视在资本运营和整合两方面双管齐下,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青啤当时盲目地相信"青岛啤酒"品牌是灵丹妙药,品牌一到,任何企业就会立刻起死回生。可是几年下来,休克鱼还是休克鱼,看不到一点生命的迹象。收购的时候青啤算了一笔账,买死鱼比买活鱼便宜,以为有了工厂就有了市场,只从价格上计算收购成本,而忽略了价值和整合成本。随着后续的扩张,青啤尝到了扩张产量带来的一时痛快,暂时满足了投资者花钱的愿望,但花钱不是目的,关键是学会赚钱。但怎样赚钱那时我们还未想清楚,也就意味着当时的青啤根本没有赚钱的方法,没有商业模式。 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 "请问,当年青啤在全国的大规模扩张是对还是错?"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记者直截了当地问我,彭总所进行的大规模收购兼并是对还是错,尤其是在我提出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由兼并扩张向系统整合转变的时候。 "做大做强"是彭总发起的以"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为主导的"大名牌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青啤通过大踏步地扩张,迅速从一家地方性企业成长为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但是,正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扩张不是也不应该是青啤的目的,"做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做强"。 我上任时,青啤已经被笼罩在粗放型扩张带来的失控风险下。要知道,并购只是完成了20%的工作,并购能否成功要看后面80%的整合,整合成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我临危受命出任总经理后,下决心踩住扩张的刹车,2002年,一向激进的青啤开始变得风平浪静:1996年到2001年,青啤曾疾风骤雨般并购了47家啤酒企业,扩张步伐最大的时候,曾经创下了一周之内收购两家企业的纪录;而2002年全年我们才并购了两家。与此同时,青啤的战略口号也从"做大做强"调整为"做强做大",虽然只是文字顺序的些微调整,但却极好地表达了我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由"外部扩张"向"内部整合"的重大战略转型。从那以后,青啤开始了长达5年多"痛并快乐着"的整合之旅。 当时,很多干部对这一字之差的顺序颠倒不甚理解,尤其是对"大"和"强"的内涵理解不透。于是我逢会必讲,并在年度方针里专门做了详细的诠释。我认为,"大"与"强"的含义其根本不同点在于,2001年前的"做大做强",做"大"的是生产规模,做"强"的是规模优势;2001年以后的"做强做大",做"大"的是市场,做"强"的是品牌、网络、人才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大做强"和"做强做大",是一套完整的战略运作体系,没有"做大做强"的基础就没有"做强做大"的平台,两者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互为支持的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我们只是根据企业发展中的不同阶段而采取有侧重性的选择。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企业需要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站在当时的背景下,青啤所发起的大规模兼并扩张是正确和审慎的,如果没有当时的扩张和战略布局,就不会有今天的青啤。 之所以说它正确,一是因为解决了当时青啤所面临的"品牌大、规模小"的主要矛盾;二是当时行业整合已经是大势所趋,身为行业领头羊的青啤带头先行,对整合优化资源、提高行业盈利水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更多阅读
第64节:一杯沧海(64)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倾国倾城"是我们的一个新的尝试,就是将青岛啤酒独到的品牌经营观、体系化的品牌经营理念运用到城市的发展中去,让更多的中国城市能够展示自己,也带动青岛啤酒在当地的影响力。我亲自参加了在南
第63节:一杯沧海(63)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就是要带动消费者去体验,用情感去激发消费者对品牌的感动力,从而创造更大的购买力,为我国啤酒第一品牌的发展开启情感营销、体验营销的新思维。 2005年,根据品牌定位,我们提出了"激情
第62节:一杯沧海(62)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在啤酒市场上,利润率高的中高档酒市场将成为啤酒企业主要的利润贡献点,但是青啤在济南销售的各种啤酒基本上都是从青岛运来的,一直受困于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为了巩固济南市场并发展周边市场,我
第60节:一杯沧海(60)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实践当中很多,2004年以前,青啤在温州市场仅仅做到了2 000千升,只有一个经销商在经营。这就属于"摊煎饼"了,2004年我们把这个模式做了调整,进行深度市场开发,第一,在温州建立能够管
第59节:一杯沧海(59)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在狮子的每一个猎物旁边,总会有食腐者的影子,狮子不吃,自会有食腐者啖之。青啤在1997年开始疾风骤雨般的兼并收购,就是为了先把"肉"盛到"碗"里,不让对手"夺食",于是青啤用几年的时间将近50家工厂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