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2002年以前,美国市场的啤酒销售量占世界第一位。涌进美国市场的外国啤酒多达400多种,美国本地的啤酒也达700多种,这上千的啤酒品牌令人目不暇接。在这众多的品牌中不乏佼佼者,如丹麦的"嘉士伯"、荷兰的"喜力"、德国的"贝克"等等。大家都知道,如果能在这强手如林的市场站住脚,就有了生路。 我们青岛啤酒早在1972年就进入美国市场,1978年的销量达两万箱。初试牛刀的良好成绩使代理青岛啤酒的莫纳克公司有了信心。莫纳克公司是一家啤酒销售公司,在美国有一套完整的销售网络,销售青啤的经理司仲达先生在中国居住多年,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会用中国方言讲笑话。在他的沟通与策划下,青岛啤酒像闪电一样一夜之间布满了美国的超市、商场、酒店、餐馆。 青岛啤酒进入美国市场以前,就已经出口到许多国家和地区。这种适合现代社会潮流的苦味小、口味淡的新型啤酒,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美国人也早有所闻。 世界上任何种族的人对酸、甜、苦、辣、咸的感觉都是一样的。美国人品尝了青岛啤酒以后纷纷抢购,造成商场断货,商场的经理常常提出抗议。到1981年,青岛啤酒在美国的销售量已达80万箱,创造了美国市场上的奇迹。 1981年7月,正值人们饮啤酒消暑的时候,美国消费者协会在首都华盛顿对全美啤酒市场上的350种名牌啤酒进行匿名评比(酒瓶全部封起来,只能尝酒,不见品牌)。评审委员中有啤酒专家,也有消费者代表。"酒仙"们一个一个地品尝,一个一个地对比,一轮一轮地淘汰,一轮一轮地选择。当评委们把选票集中起来时,他们惊异地发现,所有的选号几乎一样。 世界各地的啤酒销售商们都紧张起来,他们知道,这是一次商品销售中的生死决斗,胜利者将得到"啤酒皇后"的荣誉。美国消费者协会主席拿出样品,当众揭晓-冠军原来是中国的"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OK!青岛啤酒OK!"人们为青岛啤酒荣获"啤酒皇后"而欢呼。 当1985年7月青岛啤酒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再次荣获冠军的时候,青岛啤酒在美国的年销量已达100万箱。 1987年5月19日,国际啤酒大赛的帷幕在美国密西西比州拉开了。各国名牌厂家都做了充分准备,精选原料酿制参赛啤酒,派出得力宣传人员,利用各种媒体做广告、造舆论,大有为雪"城下之耻"而背水一战的决心。 参赛的青岛啤酒是直接从市场上拿的,青岛啤酒厂也没有派人去参加,是好是孬任人评说。

这次国际评酒会上,评委会将使用电子评分显示器等先进的仪器,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啤酒多方面的感观指标和理化指标。评比将选出无可争议的"啤酒皇后"。 各国啤酒生产厂家的代表像是怀里揣着兔子,销售商们的心也是七上八下。最后,电子显示器的屏幕亮了,"世界啤酒皇后"仍是"青岛啤酒"。 《人民日报》记者陈迹同志采访司仲达先生时,他激动地举着青岛啤酒说:"成功的秘诀在于,这个瓶子里的啤酒是世界一流的。" 为了向青岛啤酒厂表示祝贺,美国莫纳克公司特制了一块牌匾,上面镌刻着:"青岛啤酒,最佳质量,当之无愧"。 青岛啤酒以"当之无愧"的冠军质量,在美国啤酒市场上行销,1988年全美销售量已达124万箱,是进入美国啤酒市场的亚洲品牌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