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把国际化目标抬高 有一个说法,看一个男人是不是"真男人",一是看他喜不喜欢喝啤酒,二是看他喜不喜欢看足球。作为一个极具竞争性的体育赛事,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是我尤其爱看的。世界杯的时候,所有的城市都将沸腾,每个露天啤酒摊上都摆放着电视,大家喝着啤酒,吃着烧烤,大声地为自己喜爱的球队呐喊。 我和大家一样,非常喜欢足球。不过,作为一个资深球迷,我更喜欢看比赛中各个球队的不同风格的展现。这些球队如同我们的企业一样,各有风格,各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巴西队,有五次在世界杯上夺冠的纪录,是一个技术型团队,它的特点是有众多明星,后卫坚不可摧,中锋、中场经验丰富,罗纳尔多和罗纳尔迪尼奥的双罗配合,简直达到了一种将默契升华到艺术的境界,所向披靡,攻击力非常强。那么巴西队的特点是什么呢?这就体现了在用人方面,他们总会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面。 我觉得现阶段的青啤更像德国队。德国队是力量型的、注重团队配合的球队。它也是老牌强队,在世界杯上经历过辉煌,也遭遇过失败,但是2006年世界杯上的德国队教练克林斯曼把转型和变革应用到了球队中去,目前这个球队的转型非常鲜明。它不但传承了德国队传统、顽强的作风、坚定的意志和完美的团队组合,更重要的是通过变革和转型,大胆地启用年轻人。在2006年世界杯上德国队出现了一颗新星-克劳泽,他非常年轻,而德国队的队长巴拉克技术全面、发挥稳定,是中场核心,整个团队的配合因他们的出现也变得更加完美。 其实,世界杯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品牌,是全球眼球经济的一个代表,是全球经济在一块不大的竞技场上演绎着的竞争和角逐。据说,全球有几百亿人次通过电视来观看2006年世界杯,这个数字比2002年世界杯增加了10%,世界杯对全球经济的增长拉动了0.1%,使德国的经济增长率提升0.6%。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品牌。 为什么世界杯这样的一个赛事能成就一个全球的品牌?为什么这样一个品牌能在全球的价值网上产生出这么大的价值量?这是我在看世界杯的时候经常考虑的问题。 我认为世界杯这个品牌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是在一条产业链上演绎的,是作为一个产业来运作的,而这个产业是在国际化标准和国际化游戏规则下运作的。无论是国际足联的官员还是教练、运动员和球迷,人人都知道它的规则,它的球场有多大面积,在场上竞技过程中,球员犯了什么错误,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惩罚;什么样的犯规要亮黄牌,哪种恶性竞争达到什么程度要亮红牌,什么样的违规要提出警告,什么样的违规要罚一个定位球,或者一个点球,它的纪律和约束制度已经成为了大家的习惯和共识。 就像激烈的足球比赛一样,中国的企业也会面临对抗性的竞争。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的保护网就已经在逐步撤销了。我们要提高自由搏击的能力,而且这种自由搏击要建立在对国际游戏规则的尊重上。如果参加世界杯的球队在竞争过程中不尊重世界杯的规则,就要受到惩罚,甚至被取消比赛资格。而实际上WTO对于企业而言就是一种国际游戏规则。 我心中的青啤就应该是能够在国际化的游戏规则之下发挥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团队。而我的荣幸就是能成为这个团队的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