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肯德基差异化的第二点在于其消费环境,小朋友可以在肯德基玩滑梯、获得小的礼品、在阿姨的带领下唱歌跳舞。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获得了快乐,而把汉堡包、薯条买回家之后,很多孩子其实并不觉得这些快餐是美味的。他们享受的就是一种快乐自由的环境消费。 但是,我们中国产品一直卖的是产品,没有附加值,只有产品的本身价值,所以只能是成本+合理的利润,甚至有时候在残酷的竞争中连合理的利润都被蚕食。世界离不开中国产品,但是我们有几个品牌被世人记住?所以我们要提升品牌创意,提高企业在世界价值链"微笑曲线"上的位置。"微笑曲线"是我在宏电脑董事长施振劳的《再造宏:开创、成长与挑战》① 一书中看到的概念,它使我深受启发。 中国的企业家太关注有形资产,关注资产负债表,认为只有表上体现出来的资产才叫资产,实际上一个企业最有价值的不是体现在表上的有形资产,而是资产负债表上没有体现的如品牌、技术、经销网络、文化等无形资产,中国企业家存在的误区是重有形轻无形,结果就是轻附加值。无形资产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太关注价格,错把低价格当低成本,有些品牌如果用低价格卖,就会把品牌扼杀了。 青岛啤酒一直在坚持做啤酒节、啤酒街、啤酒花园和终端生动化,就是坚持在围绕着消费环境气氛以及消费者的心境做品牌、做附加值。有的消费者会在夏天啤酒节的时候坐飞机来喝啤酒,一杯啤酒多少钱?一张机票多少钱?为什么他不在家中喝呢?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通过啤酒节为我们的品牌增加品位,让消费者为愉悦的心情买单、为快乐的感觉买单。 我们不仅要用产品满足消费者口福,而且要用品牌满足他们的眼福、耳福和心福,那就是幸福。 品牌聚焦 在1997年之后的大规模扩张兼并中,青啤的品牌管理曾经一度面临失控的风险。从1997年到2002年,青啤公司的产销量由35万千升急剧扩张至298万千升,牌子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由单一牌子迅速扩大到150多个牌子,青岛啤酒的品种数量也上升到1 000多个。 青岛啤酒过去的一个理念导向是以经销商为上帝,所以经销商要什么品种就生产什么品种,这也是导致公司牌子杂乱的一大原因。整个青啤公司的产品品种有上千个之多,准确的数字我们也无法统计,因为还没等我们统计完,很可能又增加了很多新品种。 举一个例子,我们青啤二厂的生产线专门生产口味醇厚的青岛啤酒,这条线只做一个品种,产能是一年5万千升,但有些生产线在一天当中要生产17个品种,一天之内就要换17次材料,所以生产线的产能根本不可能得到有效地发挥。这就使品牌无法聚焦,对生产效率、对营销成本、对消费者都有很大的影响。

到了2002年,青岛啤酒的品牌呈现出七个特征:一是牌子多,品种多,远看像品牌,近看像蜂窝,造成消费者视觉混乱,分辨不出真正的青岛啤酒,无法选择;二是众多子品牌质量不稳定,口味差异大,影响了青岛品牌的美誉度;三是各子品牌按客户要求随意开发新产品,生产效率低下,成本上升;四是各子品牌市场定位不准确,价格混乱,冲货现象严重;五是缺乏品牌意识和统一规划,主题形象不一致;六是广告费用的投入没有建立在品牌管理和营销策略的基础上,资源分散,造成浪费;七是受上述因素影响,青岛啤酒品牌利润增长缓慢,公司盈利能力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