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经济学高级学术著作:博弈圣经》
人们不能预测未来,只知道时间的方向,随机特性在这里有可能发生方向转换,确定有生物特性的地方,都是生物历史的开端,这会让人震惊,这是个让人目眩的区域。爱丁顿在文章中说:"我们在世界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随机成分,箭头指向未来,随机成分的减少箭头指向过去。"随机特性是可逆的,但不能复原,只会造成混乱,由此推演出来的命题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最高深的具有公理性意义,当前还难以想象。 148、这是一本博弈哲学思想录,让人重构博弈思想,这种重构的依据是来自我的富有争议的《博弈圣经》,也许会被学术界嘲讽。它作为指导理智、意志、灵魂的规则,它将给所有想阅读这本书的爱好博弈的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149、今天的大众媒体过于聚焦于影视娱乐明星和无意义的旧事重谈,其实是注目一些偶然背景下取得成功的个别人,通过谈话介绍成功的经验不具代表性。最容易出名的行业─-影视业,最好干的工作─-演员,最容易挣钱的行业─-博弈,从这三种行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出大名的还是博弈,几乎人人都有博弈的基因。 150、帕斯卡在《思想录》中描述说:"自然是一个球,处处都是球心,没有哪里是球面,终于,我们的想象力会泯灭在这种思想里,这便是上帝全能之最显著的特征。"任何一个决策和对粒子的定位,人们的视野都会受到逆性残渣的困扰,结果变成了另一种知识的假设,人的自信对应的期望领域受到限制,但随着这种好奇和纳闷转化为信仰,人们便会默默地思索它们,怀着臆测去确定它们。帕斯卡认为:"就人的自然状况而言,我们既不能获得确定的知识,也不会绝对无知。"自然界只会让其确定一半。

151、我对喜欢博弈的人进行过详细的观察,他们对一些状态进行抽象地适用个人观点的假象,比他对自然的真实的状态更会引入歧途。他们自认为以科学为支柱,才可以扩大,比如春节(那些象征美好的色泽和物品,毫无科学意义,却有很多人去做)、奥运会(普通的火苗称为圣火的传递,声势浩大,对全人类造成的影响,让人参与)、剪彩(一个大事件的开业剪彩,将布条剪断,这个简单破坏性的动作,一剪了事),这就是生物特性,只要有人参与,事情就会扩张很大。博弈的思考就是缺少这个核心的支柱,这是很难找到的,也总是会把生物行为的智力扩展理性化。有时我们把怀疑理性化的结果,看成是信仰的序曲、全部的尊严、全部的优异和思想的伟大,这可能突破了博弈,混合到哲学的系统中,反反复复挍合成,即将面临灾难时变得模棱两可的局面,这也许是人生的博弈结构,值得研究。 152、人对博弈的信仰是非理性的,个体的理性也只是科学的元素,和科学的实体相比,太微不足道,往往会偏离轨道,有时以自然的方式误导甚至摧毁真理,保留谬误。在茫然无知的可悲状态之中,需要科学启示,更需要解释。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寻求正当的理性、正理、实在,三项完全统一,这就是《博弈圣经》。 153、博弈参与者意志的不易驯服性,这就是信仰,也是生物特性。博弈中的激情是生物特性,直接感觉到的东西和心灵的目标惊奇的吻合,产生好奇变成了信仰。康德说:"感性不能思维,而知性不能直观,直观是经验内的感性元素,它被动接受并构成我们的个体经验。"经验的使用有它的正当性,经验往往是第二次错误。上次的经验在博弈中是不能解释下一个不可知的粒子状态,如果一定去解释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现象层面的错误之中。 154、原因一旦给出,结果一定发生,它不会按照个人意图发生,这是一个流动着的概念,它是按规律或法则发生的,它内部的两个事件联结着外部的序列,这都是偶然的,不可直观预测。 155、数字虽然统领着人类应用的所有领域,我们却不能说清它是什么东西。它是工具,是筛子,是尺子,是眼镜,还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