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鲜为人知的金融玄机:越南“危机”》
此外,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巨额美元流入后,越南盾有升值倾向,越南政府为保持出口竞争力不得不回购美元,放出本币,进一步推高了流动性过剩,使得通胀持续升温。毫无疑问,在经济基础尚显薄弱、政府金融监管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资本项目的开闸增加了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 2000年7月,胡志明市证券交易中心挂牌交易,标志着越南证券市场从此起步。目前越南股市交易市场分为河内(HASTC)和胡志明交易所(HOSTC),以及OTC市场。股票透过证券保管单位做移转,尚未开放期货以及期权的交易。
![新倩女幽魂解开谜团 第25节:第三篇 危机探因--解开内外交织的谜团(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40523256271.jpeg)
外资疯狂进入越南的这两年,也是越南资产价格飞速高涨的时期。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巨额外资的大量涌入,推高了越南的资产价格并且形成泡沫。随着泡沫破灭和汇率浮动幅度的扩大,前期进入的外资不但能够获利抽逃,还可以利用通胀恶化、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和经济预期转差等机会,在汇市和股市上反手做空来放大利润。 传统上,通过银行间接融资是越南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详细内容请见原书,支持正版打击盗版)。 连年逆差 长期以来,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一直困扰着越南。革新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从1986年到1992年),由于出口量在开放政策鼓励下大幅增长,加之受到制裁和外债的束缚而难以进口,贸易逆差曾一度下降。随着制裁解除和外债问题的解决,进口量持续增长,贸易逆差重新抬头。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被很多新兴国家所拒绝的"华盛顿共识",在一定程度上却被越南所接受--越南进一步确立了出口导向型战略。虽然这使越南得以争取时间切入经济快行道,但在国际环境发生剧烈震荡的情况下,对外贸的依赖过高和持续扩大的贸易逆差成为极其不利的因素。 越南自古以来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国内工业化水平低、企业竞争力较差、服务业基础相当薄弱,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很少,主要靠出口原油、大米、水产品、咖啡、煤炭等来创汇。同时,由于急于加快现代化建设,越南引进了大量的工业项目,但国内零部件等配套能力太弱,需要的大量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因此,越南的进出口产品结构极不平衡:出口的主要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主要是国内急需的高附加值产品和原材料。以2007年为例,出口额超过10 亿美元的商品有10 种。其中大米出口14 亿美元,咖啡15 亿美元,橡胶14?4 亿美元,水产品38 亿美元,纺织服装77?8 亿美元,电子及电子零配件22 亿美元,鞋类39?6 亿美元,原油84?77 亿美元,木制品23?6 亿美元,还有电线和电缆。相比之下,进口额超过10 亿美元的13 种商品主要有:进口机械设备100 多亿美元,成品油70 多亿美元,钢铁近50 亿美元,布匹40 亿美元,电子产品及电脑30 亿美元。 ……。(详细内容请见原书,支持正版打击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