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鲜为人知的金融玄机:越南“危机”》
2007年3月,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开始爆发,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贝尔斯登等金融机构相继申请破产保护或宣布出现严重财务困难。美林公司、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瑞银集团……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国际金融巨头名字排队出现在巨额亏损名单上。根据瑞银集团在2008年2月底发布的报告,全球金融机构已经公布的信贷损失及资产减记总额超过1810亿美元。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体系联动的背景下,次贷危机迅速从美国本土波及其他国家。高盛公司研究团队2007年11月份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次贷危机将会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最高达2万亿美元的损失。迅速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在给金融机构带来亏损的同时,也打击了市场信心,提高了投资者所需的风险溢价,从而造成欧美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紧缩。据花旗银行统计,仅在2008年1月23日之前的一周内,亚洲基金的赎回金额就高达47亿美元。
![刀塔传奇谜团 第29节:第三篇 危机探因--解开内外交织的谜团(1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4059536059.jpeg)
实际上,次贷危机爆发和重灾区远在大洋彼岸,购买次贷相关金融产品的发展中亚洲国家也不多,因此它本身对亚洲国家并无直接的重大冲击。然而美国毕竟是当今世上的"顶尖高手",马上运起内力吐故纳新,将次贷危机之"毒"逼出体外--要知道,国际市场上的主要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这美元持续贬值,可就苦了站在"下风口"的发展中国家。发生在欧美金融机构的数万亿美元损失不会凭空灭失,通过向全球市场输出通胀、吸收发展中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等方式,让这些经济体帮助它们分担大量的损失与风险。 为了缓解次贷危机带来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趋缓,美联储采取了降低基准利率、大量释放美元流动性和放纵美元贬值等应对措施,累计高达3?25%的降息幅度与不断升高的利率差,诱致大量热钱流出美国,在追逐高额利润的驱动下,热炒发展中国家股市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而在美国向全球输出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发展势头强劲的越南首当其冲,深受其害--各种生产成本增加,外汇储备一边减少一边缩水,加之金融之门洞开,国际热钱来去无踪,让缺乏经验的"少年之国"忙了个焦头烂额。 为什么大洋彼岸的感冒会让越南频频打喷嚏呢?原来,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商品出口目的地和重要的FDI来源。2007年,越南商品出口美国达100 多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占越南出口总额的20?7%。可是,在美国输出通胀、加剧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泡沫和放任美元贬值危害发展中小兄弟出口贸易与外汇储备之际,美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产品却并未出现价格高涨的趋势,这一方面与发展中国家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密集型同质竞争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美国刻意压低发展中国家产品价格。结果,全球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市场暴涨的压力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承担,而欧美却得以趁机疗伤。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欧盟、美国的通胀水平虽然都相继超出了历史警戒线,接近5%,可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水平却达到了灾难性的两位数,甚至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