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必要性? (一)“对接”体现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对接”就是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两个过程并交替进行,也称为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行业中提供从事第一线工作的会计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要求具有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会计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企业会计工作中发挥实际的推动作用。 (二)“对接”体现了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与建设的原则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与建设要有效,必须符合以下三原则,即一是体现强化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二是体现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原则。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是一种会计知识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它充分体现了“教育与工作岗位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三)“对接”体现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 实行“对接”,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全方位更加有效地结合;实行“对接”,能够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在毕业时能够顺利地被用人单位录用;实行“对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毕业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掌握生产工艺技能,了解各个服务环节的质量要求,获得适应生产、服务环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道德修养,形成综合职业素质。实行“对接”,?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完成。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既能够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又能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并有助于部分毕业生留在他们顶岗实习的岗位上直接就业。?
![高职生顺利实现就业 浅谈如何实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153828172371.jpeg)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途径? (一)在校内实训基地运用模拟教学方式,完成会计角色演练。 运用会计模拟教学系统 、会计岗位模拟系统 、会计业务模拟系统、银行结算模拟系统 、纳税申报模拟系统等,让会计各岗位的业务都能在会计模拟实训室中有所体现 ,学生可以以会计主管、材料会计、固定资产会计、往来核算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出纳等不同的会计身份进行反复演练,在校内实训室里真正做到与会计岗位的衔接。 (二)在校外实训基地运用现场教学方式,完成企业认知实习。 学生通过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参观、实习,了解企业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情况;了解企业人事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情况;明确企业财务机构设置与人员岗位;了解企业会计核算流程和核算方法;了解企业会计岗位职责和对会计人员的要求等。 (三)在校外实训基地,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 在第五学期,学生完成了专业课学习后,为了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弥补校内模拟实训的不足,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缩短课堂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但鉴于目前会计工作组织的特殊性,一般企、事业单位接受批量学生集中实习较为困难,基于代理记账公司可为多家小型企业做账,如西安永正管理咨询公司为84家小企业代理记账,这为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集中实习提供了平台。第六学期,在学生完成岗位课程学习和模拟实训后,采用分散实习方式组织学生到不同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实践基础。 (四)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视频的方式将会计工作过程融入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使会计教学变得轻松、活泼、方便,打破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严格界限,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将账、证、表等实物以及填制过程直接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感觉会计理论不再抽象,扩大了课堂知识信息量,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宽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突出了会计教学的教案特色;同时,网上的会计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五)将企业真实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的设计,可以在每节课讲授前、讲授中或讲授后的任何一个环节。讲授前的使用,其目的一般是通过案例启发,将学生导入要讲授的问题。这样在接触理论知识之前,先使学生产生了兴趣,有了感性认识,有利于教学双边活动的进行。如企业采购材料的各种支出(材料价款、增值税、采购人员的差旅费等),哪些应计入采购成本、哪些不应计入采购成本,可通过案例启发学生思考。讲授中的案例,既可以验证理论的合理性,也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讲授后的案例使用,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理解,尤其是应用能力的重要步骤。 (六)开展学生技能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竞赛的内容,包括专业基础技能(珠算、点钞、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中英文打字、会计书法)大赛;专业单项技能(出纳岗位、工资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等)大赛;专业综合技能大赛;手工业务处理技能大赛和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