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涵盖经济学领域的读物:人人都爱经济学》
所以,消费者应该通过"边际调整",也就是只比较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使得投在不同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获得的效用相等,消费者达到最大效用。? 这里有个假定,就是一元钱是个非常微不足道的购买力,即使增加了一元钱的购买,我们从第一种商品上获得的效用,仍可以看做是不变的。虽然边际效用递减,但是效用的变化是连续的,也就是变化得非常缓慢。所以,当我们把购买一种商品的一元钱转而购买另一种商品的时候,购买两种商品的新的最后一元钱获得的效用可以看做是不变的。? 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边际考虑,也就是从后往前考虑这个方法的作用,我们必须也只需要从购买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元钱着手进行调整,先不必考虑以前的购买。? 当然,消费者实际购买时,不可能做到这么精确,但是只有当消费者朝着这个方向,按照这个原则做时,消费者获得的效用才会更大。? 这就是理论的作用。? 实际上,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经常吃自助餐,我们胃的容量有限,胃容量就相当于收入,可是我们要让自己吃得值,尽量达到最大的满足。那么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要每样都吃一点,喜欢的多吃点,不怎么喜欢的,也会少来一点。不会看见一种喜欢的东西,就一直吃下去,因为虽然你喜欢它,但是多好吃的菜,都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多吃一点,味道就淡一些,所以,你吃它一会,就会去吃点别的。因为别的东西,你还没有吃过,它的边际效用比较高,再吃前一种,就不如吃这个更合算。? 你的最佳状态是,你吃的每种东西的最后一单位的效用,也就是最后一口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你吃的每一口,相当于前边的一单位的货币。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吃的每种菜品的最后一口的满足感都一样。我们吃每种东西的数量仍然是不一样的,但是不管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最后一口的满足感,即边际效用必须是一样的。? 所谓购买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可以用该商品的价格除以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也就是消费的最后一单位的效用,来表示。比如,商品A的价格是10,共消费了100个A,第100个的效用是10,那么购买A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就是10。为了达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购买任何其他商品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也都必须是10。也就是,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是一个常数,在这个例子中就是10。? 这样说,也隐含着一个假定,即每单位货币的效用是不变的,是10。为什么这样假定?因为我们说过,消费者的收入是有限的,一旦收入定了,收入的边际效用也就定了。这个10,就是收入的边际效用。? 收入的边际效用,跟商品的边际效用一样,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在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却是越来越慢的,即边际效用递减。当你有一块钱的时候,这一块钱对你非常重要,每一分钱,你都会十分珍惜,很看重,如果丢了,可能会很难过。而当你有1 000万的时候,即使丢几百块钱,你也不会伤心的。富人最后一块钱的效用低于穷人。? 上面的10,就是收入的边际效用。? 钱花出去,相当于损失了效用,是购买商品的成本,即坏处。当你买一种商品的最后一块钱所获得的效用,即好处,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你所获得的效用就大于你失去的效用,是值得的,你得到的是净好处,你会继续购买该商品。?

反之,如果把钱花出去所获得的效用比这一块钱的效用还小,你不如把这一块钱放在手里更好,于是你会减少购买。? 所以,你会购买到这种状态:花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运用的是边际的分析方法,它蕴含的思想是,如果一种行为的边际好处大于边际损失,我们就继续这种行为。我们需要做出抉择时,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我们一直也没有说效用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无关紧要。我们用的是边际分析的方法,不同单位不过是大小不同罢了,把效用单位增大或减少,对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就像水结冰的条件,跟我们衡量水的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还是华氏度没有关系一样。? 有了上边的边际相等的原则,我们就可以预测消费者的行为了。? 经济学就是用来解释现实世界的,如果周围世界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购买行为将会怎样?这是经济学关心的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收入和价格的变化。? 假设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比如可乐和电影。如果可乐的价格下降,消费者的反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