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分化:俄罗斯经济转型巨痛



文/张锐

    由于富人更多地占有了经济增长的成果,而穷人财富增长缓慢,因此,尽管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中俄罗斯人的实际收入增加了11.8%,但却丝毫没有改变贫富日益拉大的现实。普京政府如何扭转财富分配不均已经成为俄罗斯民众最为关注的话题。

    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俄罗斯社会经济制度在最近15年的时间中不断朝着市场经济的目标快速逼近。正是借助着这一颠覆性的力量,俄罗斯的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百姓收入状况也获得了明显改善。

  然而,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解决资源和要素均衡配置的弊端也在俄罗斯经济改革中充分暴露了出来,并最终以非常严重的贫富分化作为表现形式引起了国际舆论的诟病。经济学家们普遍认可的观点是,相对于少数富人而言,俄罗斯经济转轨实际减少了大多数人、特别是穷人的实际收入。

  巨大的贫富鸿沟

  据俄联邦统计署最新计算结果显示,虽然最近几年俄罗斯国民收入年平均都上涨10%以上,但相对于富人阶层的收入上涨了20%而言,穷人的收入根本就没有变化。其造成的最终结果是,在居民总收入构成中,10%最富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0%,10%最穷人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最富人和最穷人的平均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15倍。

  千万乃至亿万富豪的频频涌现构成了俄罗斯经济改革中的特殊现象。《福布斯》杂志排出的2006年俄罗斯前100位富豪名单中,俄罗斯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富豪有44人,这些富豪的资产总额高达2480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1/4多。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不仅亿万超大富豪数量在增加,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中小富豪如今也增加到10万人之众。富豪财富增长之快、富豪人数急剧膨胀,令许多国家难以望其项背。

  与富豪群体强烈膨胀相比,俄罗斯的穷人阵营却并没有看到明显地缩小。俄社会学家调查表明,俄罗斯60%的成年人属于贫困阶层,处于较低收入阶层的人平均月工资不超过110美元。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俄罗斯目前有20%的人口是活在赤贫线之下,有关人口每月收入在1000卢布左右,即约38美元,如果与富豪的收入相比,赤贫穷人的月收入只是其1/53。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富人和穷人占有和获得的机会不平等,富人越富和穷人越穷的“马太效应”在未来可能更加明显。俄罗斯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结果表明,未来10年中,富人变得更富的概率为96%,而穷人能够致富的概率只有30%。

  谁制造了两极分化?

  分配结果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符号,而拨开这些数字拼图,我们就很容易看清俄罗斯财富流向的特有路径。

  认真研究俄罗斯富豪的发家史就会看到一个规律:俄罗斯富豪大部分出现在原材料、资源开采领域,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行业造就的富豪最多,他们的财富数量也最可观。《福布斯》杂志评出的100名俄罗斯富豪中,有40人与从事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行业有关。

  资源领域能够成为诞生富豪的摇篮与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密切相关。在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俄罗斯许多富人靠收购能源相关企业起家,他们以极低的价格购买石油资产,再转手高价倒出,以此大发横财,而且在最近几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不断飞涨的市场背景中,他们也获得财富再次发酵的机会。

  现代技术需要大量职业技能和教育水平高的职员,其工资自然随着需求的增加而上涨,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趋势。俄罗斯经济结构目前正处于飞速升级的过程中,因此,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并拥有雄厚技术与知识背景的职业经理人员就成为了分配社会财富的强者。在10多年前俄罗斯国内进行疯狂私有化的时候,俄罗斯的许多青年奔赴英国、美国和法国的著名大学或专门商业学校里充电,如今他们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在西方建立起了联系并且有了文明经商的经验,其中涌现出了不少的金融天才和大企业家。这类富翁的年收入不低于100万美元,并构成了俄罗斯的一个特殊阶层——“新俄罗斯人”。体制性差别也是导致贫富分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新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由于新技术缺乏和投资不足,大多数的处境都很凄惨;国家拨款状况不佳,工资停发或延后发放。另一方面,在文化、教育、科学等领域工作的人们,只能依靠国家保障其生活,但所得工资相当之低,而且由于不断通货膨胀,绝大多数居民的收人比以前大为减少,甚至困苦不堪。与此相对应,在私人经济部门中,报酬虽有时低于“改革”前的数额,但要比国有部门高得多,而且准时发放工资。

{page}  由于经济的加速转型,俄罗斯经济生活中的生产部门不再占优势,代之而起的是日益蓬勃的服务业,由此对居民的社会职业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居民在私人开办的商业、服务业中从业的人数剧增,资本剥削劳动的范围扩大,新冒尖的企业主也由此不可思议地增加了收入。虽然单从私人企业主的增加数来看目前并非显著,而且他们的人数不多,但据俄罗斯官方统计,这些服务行业新兴企业主获得的收入所占的比重已经差不多相当于全国居民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社会转移支付的规模。居民中多种群体拥有财产状况的差距被成倍地拉大了。

  尖锐对立的社会阶层

  按照社会结构理论,一个国家最理想的人口财富分配比例是“橄榄型”,即富人和穷人各占少数,而中间收入阶层占绝大多数。但在俄罗斯,目前的中间阶层充其量仅占总人口的20%,贫困人口则占60%以上,富裕群体只有6%~7%。除此之外,还有300万本应属于中间阶层但从收入状况考察又归属为贫穷阶层的知识分子。在中间阶层塌陷的情况下,俄罗斯贫富两极的对比自然就异常清晰,二者之间的对抗更非常突出。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富人与穷人在财富来源与使用认知上出现的思想分裂相当明显。俄罗斯大多数民众认为,富豪们的财富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有钱人都是些权欲旺盛、利欲熏心、贪婪且不正派的人。但富人们从不怀疑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尤其是超级富豪对人格的理解相当模糊,他们的信条是“钱都是好的”,且头脑里想的全是自己和如何获得最大的满足,而全然不顾他人的想法。

  因此,尽管俄罗斯富豪对于《福布斯》对自己的排名都讳莫如深,但在追求超级享受方面却一贯以出手阔绰而闻名。从十万美元的奔驰车,到百万欧元的手机,甚至数千万欧元的海岛,俄罗斯的富翁都不会表现出丝毫的吝啬。美林证券也发出研究报告指出,俄罗斯在奢侈品的消费金额,将于2009年占全球奢侈品总消费额的9%。

  消费行为的极度张扬自然引起了普通百姓的反感,更令俄罗斯民众不满的是,那些控制着金融和工业的经济寡头们已经不再在国内投资,不再为扩大百姓就业做贡献,而是将财富大量转移到了海外。据《福布斯》杂志报道,过去5年中,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本流出俄罗斯,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于购买英国的住宅。与此相关的一个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最近一年半,英国伦敦售价达千万英镑的大宅院一半以上被俄罗斯人买走。

  无疑,俄罗斯民众对于国内富豪普遍充满着仇视的心态。民意研究全俄中心进行的民调表明,只有7%的俄罗斯人对俄罗斯出现如此众多的富翁感到自豪,39%的受调查者为此感到耻辱。因此,在俄罗斯当一名招徕眼球的富豪式人物已经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时甚至还是危险的。近两年来,53.7%的富人家庭遭到过各种不愉快事件,是各种各样刑事犯罪案件的牺牲品。有些犯罪行为几乎是专门针对富人的,如掠夺、暴力威胁、敲诈和讹诈等。基于此,俄社会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现在已经由极端的贫富差距取代了原来改革与守旧的社会矛盾,而它也已经被认为是大多数俄罗斯公民的基本矛盾。

  烫平差距路漫长

  俄罗斯最近几年经济的超速增长使得贫困人口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最新资料显示,俄国内绝对贫困的穷人的数量已经出现了明显减少,即由3年前的24%减少到了目前的18%。而且穷人数量减少的趋势还会得到延续。但是,穷人绝对数量的减少并不等于贫富相对差距的缩小。普京总统在日前通过电视表情严肃地告诉俄罗斯人民,缩小贫富差距是他面临的最大任务之一。

  作为为解决贫富问题所打出的最新“组合拳”,普京政府决定将2007年俄平均最低生活费提高至4414卢布,收入低于最低生活费标准的居民数量将减至14%。根据近日通过的2007年俄联邦预算法案,2007年最低劳动报酬将由1100卢布增至1400卢布,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将上涨15%,军人工资上涨26~28%,退休金上涨20%。

  显然,只有具有广泛基础的、持续性的增长才可能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永久地减少俄罗斯的贫困。与此同时,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保护承受力差的群体,使其不受价格放开和就业机会减少的影响,以及怎样通过加强现有的社会保障计划保证这些人的生活水准不至下降。因此,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助并且俄罗斯政府正在极力推进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成为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看点。

  实际上,俄罗斯原本已经设计出了一套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对一些食品和其他消费项目的补贴、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儿童补助金等。但是,俄罗斯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却存在着许多缺陷。如在养老金方面,虽然目前每4个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人领取养老金,但大约30%的养老金领取者取得的养老金低于估计的维持生活所需的最低收入。而在失业救济方面,失业救济金不仅长期处于低水平,而且由于其与价格指数相脱离,救济金的使用效率实际处在不断下降过程中。至于儿童补助金,由于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财政困难,许多儿童实际并没有得到补助金,而且平均儿童补助金仅为平均工资的4%。因此,俄罗斯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应当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最低救济金应至少与维持生活所需的最低收入相同,并充分加以保障以使其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匹配,目前俄罗斯社会保障部同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执行了一些以生活条件差的人员包括残疾人为目标的社会援助计划。社会人口保障基金,作为一项预算外基金,除了其他事务外,还参与了销售来自国外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社会人口保障基金由于缺少固定的资金来源,还广泛参与了创收活动,这些活动显然对穷人有所帮助。

  (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9165.html

更多阅读

徐冠华:中国经济转型面临三道难题

 传统产业步履艰难  中国经济转型面临三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一是传统产业步履维艰。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传统产业规模非常巨大,在解决就业、维护国计民生以及保持社会稳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国传统产业低利润的状况令人堪忧,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转型倒逼人性假设重建

    在网上发了一篇人性假设的博文:《从王充的“智力变量”看管理中的人性假设》,主要是针对“智慧人假设”而言的。文章虽然被不少网站转载,但也有网友认为“作者写的是无用文章”。如果指责作者个人“没有识见”,那无关大局;但认为

中国经济转型方向 中国经济转型开局不力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始终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十二五”规划指明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减小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2011年,还面临较严峻的抗通胀的任务。但从一季度数据来看,

刘军红:日本经济转型的“市场意识”

日本将经济政策根植于市场,形成政策“引水功效” 文/刘军红 日本在2002年到2007年的“泡沫后遗症”中,取得了出口与内需双引擎的经济复苏,演绎了战后最长的经济扩张期。日本是通过怎样的途径,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内需主导型复苏?其政策

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郭广昌:民企 中国经济转型的生力军

“我相信,中国的民营企业一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生力军、主力军。”全国人大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说。 全国“两会”期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而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一直被视作是中国经济中充满生机和

声明:《贫富分化:俄罗斯经济转型巨痛》为网友韵华镜中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