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钟夏悫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是光大集团最优质的两块资产所在地:27楼的光大国际有限公司(0257.SZ,下简称“光国”)主做环保实业,在内地拥有数个污水处理和垃圾发电项目。46楼的光控,分别是光大证券的第二大股东、光大银行的第三大股东,近年来活跃于一级市场,积极涉足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
今年3月下旬,光大控股发布2011年度报告,净利润19.22亿港元,与上年基本持平;销售额30.9亿元,较上一年的22.14亿元增长约40%;持续经营业务的摊薄每股收益为0.813港元,低于上一年的1.121港元。
光大控股要逐渐摆脱对光大银行和光大证券业务的依赖,进一步扩大香港业务的利润贡献比重。根据其年度报告,2010年和2011年,香港业务的利润贡献分别为60%和56%。4月25日,光控企业传讯和投资者关系部有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香港业务能做的贡献,不好说上限是多少,但下限无论如何都要占到五成。”
出售光大国际,发力一级市场
去年5月,光控与其占33.3%股权的光大证券完成了一笔交易,以8.91亿港元将旗下的全资附属公司光大证券(国际)(下简称“光大国际”)的51%股权出售给光大证券。
光控企业传讯和投资者关系部有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这笔交易事实上将证券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经营委托出去,一方面使得光控进一步向一级市场投资者的身份转型,此外,光大证券虽是内地券商的佼佼者,但一直没有在香港扎下营地,转让在香港经营的光大证券(国际)的股权,给弥补这一缺失打下基础。
“自去年年底,香港的券商和基金公司纷纷争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额度,光大证券(香港)(下简称“光大香港”)亦获批一定额度,与这笔交易早先做下的铺垫密不可分。”该负责人称,交易完成后,加上光控本身持有光大证券三成股权,传统券商业务对其利润的贡献将占更大比例。
但在今年3月底发布年度报告时,光控行政总裁陈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光控要逐渐摆脱对光大银行和光大证券业务的依赖,进一步扩大香港业务的利润贡献比重。
据2011年年报数据,香港业务贡献了56%的利润。光控企业传讯和投资者关系部有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香港业务能做的贡献,不好说上限是多少,但下限无论如何都要占到五成。”
而在香港业务的盈利能力中,直接投资是中坚力量,包括海外私募基金和瞄准内地高科技、新能源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在2011财年,直接投资贡献税前利润6.99亿港元,15.2亿港元的总税前利润中占46%。
2010年2月,与江苏省江阴市当地四家龙头企业—长江钢管、西城钢铁、双良集团和海澜集团——合作成立了新能源(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据当地政府资料显示,“该基金专门从事新能源、资源及关联企业的股权投资项目”,投入期为四年,第一阶段已募得10亿元人民币,且有一家公司排队等待上市审批。
无独有偶,在长三角、珠三角拥有不少环保能源项目的光大国际,也在此前与江阴政府有过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合作。长期以来,光大集团的子公司、孙公司股权结构错综复杂,业务亦涉猎甚广。
当时代周报记者问及光控与光国是否常有后台合作,其企业传讯和投资者关系部有关负责人说:“两家公司的性质本身完全不同,但在具体项目上如涉及相关行业,分享资源和经验亦在情理之中。包括光控在内地的其他投资项目,在实地考察时都会咨询光大银行和光大证券在当地网点机构的意见。”
从零售转金融,重整投资业务
光控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将于今年起改组“3+2大资产管理平台”中的“3”,将最成熟的直接投资和产业投资板块合并为一级市场投资,而司职二级市场基金业务的资产管理部门则完全转型为对冲基金平台,第三块则专做结构性投融资服务。光控自2010年涉足这一领域,在2011年录得3.7亿港元的税前利润,占香港业务总税前利润的26%。如此大的利润贡献使得光控认为时机已成熟,可将这块业务独立成块。
结构性投融资在内地市场尚属新事物,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教授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到,这属于金融创新的一种,要提供结构性投融资服务,首先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债券市场做支撑;这也属于所谓“影子银行(shadowbanking)”服务的一种,在发达市场中的投资银行部门一般都有提供,但在国内做得较少。融资的工具一般是普通债券或可转换债券再加上衍生品。风险和收益如何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有时对于做私募股权投资的基金来说,结构性投融资也可以是投资者保护自身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这样的融资服务对企业提供一定约束。
光控企业传讯和投资者关系部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不便估计这一板块的利润贡献目标,但为了保证风险可控,会保证贷款规模不超过股东权益的10%。
光控前身为1994年易名的光大明辉有限公司,由光大集团和明辉集团创办者、马来西亚商人庄宝共同控制。根据早期资料显示,光大明辉以做零售和物业投资为主,在亚太区拥有30多个零售店,包括两家酒楼和一家百货商场。
1997年,通过一系列权益收购,光大明辉更名为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向母公司光大集团收购了光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借壳上市,开始剥离实业,向金融行业转型,开始涉足直接投资领域,瞄准成长性强、概念热的内地中小型公司,2003年福建紫金矿业(601899.SH,2899.HK)上市时,光控曾是其保荐人。
2007年中,刚刚履新的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曾向外界明示,“光大控股今后可以成为整个光大集团金融控股的主要运作平台”。但这一战略布局并不能一蹴而就。
光控行政总裁陈爽在2007年走马上任后,隧提出“3+2大资产管理平台”的战略,3即直接投资、资产管理和产业投资三个板块,2指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
截至去年年底,具有长期股权投资性质的直接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共有36个项目,较2007年有了数倍增长,所涉及行业除房地产、基础设施等传统领外,还包括新材料、航空租赁、消费品、农业及医疗业等。其在海外募集的私募基金“中国特别机会基金”已累计募集5.5亿美元资金。
有趣的是,包括光大集团、光控在内的管理层,都统一将光控称为集团“在香港的金融旗舰”,是集团“在境外的主要金融载体”。但综观过去五年的利润,波动很大,光控企业传讯和投资者关系部有关负责人亦承认,做一、二级市场投资,确实很容易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影响。
“别人都只知我们是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的大股东,在这两家公司上市之前,投资者无法对其进行直接投资只能投向我们。但随着他们纷纷在内地上市,需要给市场一个投资光控的理由。”上述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