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好心态提高效率:经理心态管理的6堂课》
开篇语经理心态影响企业绩效 企业家们都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学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人的行为模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人力成本已成为企业支出的最大成本。经济心理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企业的心理学应用水平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把心理学应用的实战理论引入企业管理,用作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之一,有条件的企业可配备"企业心理师",企业老板也可以成为经理的"企业心理师",这样老板就能更好地帮助经理们形成良好的心态。 心态的好与坏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方向和生活的轨迹。拥有积极心态的人,能够按照自己选择的道路顺利而愉快地走下去;而一个心态消极的人,在各种压力面前就有可能萎靡不振、精神焦虑,因而无法取得事业的进步和成功。事业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做他自己想要做的事的人。 心态好比一颗种子,把它培植在肥沃的土壤里时,它会发芽、成长,并且不断地繁殖,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变成数不尽的果实。这就是心态之所以产生重大作用的原因。积极的心态能够激发起我们的所有聪明才智,而消极的心态却像蛛网缠住昆虫的翅膀一样,束缚着我们,使我们的才华不能得到发辉。 心态问题是一个带有全局性、长期性、基本性的问题,经理的心态更是如此。如果他们的心态有问题,不仅自己难以在企业里立足,而且还会对员工、客户等造成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伤害,这些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经理通常比较容易有哪些不良的心态。 1.自视清高,造成企业内部不合

在很多企业里都可以见到经理自视清高的现象。很多经理的能力的确很出众,于是他们就以为有了恃才傲物的资本,对下属和平级同事不屑一顾,甚至对老板也是挑三拣四,认为其限制了自己能力的发挥;更有一些经理,本来能力平平,却总以为自己才高八斗,觉得别人的建议都是目光短浅、不值一提,于是我行我素甚至独断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