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庙黄金以旧换新 旧上海,新上海



这个故事的开始,稍显平淡。6组来自欧洲大学“夏日工作室”的建筑规划专业学生,选择上海来做他们2000年度的设计竞赛。当时上海市规划局局长夏丽卿给出的题目是:世博会规划方案。地点:黄楼(浦东机场附近)。

  之前的半年,夏丽卿代表上海去国际展览局,表示上海希望举办世博会,预备的会址方案即为黄楼。这次竞赛的结果,中科院院士郑时龄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意大利女孩,这位被太阳晒得满脸雀斑的大学生在陈述时激动无比。对评委们而言,她和她的小组是个意外——他们跑题了,放弃了黄楼,选择了黄浦江作为世博会会址。

  “创意当然非常棒。”回忆7年前那次容易被遗忘的大学生设计竞赛,生活在上海现实里的夏丽卿的疑问是:“但黄浦江边,哪里能找到这么大的会址地域呢?”

  接下来的意外是,上海市政府接到中国驻法大使的电话:国际展览局官员更看重黄浦江……于是,从结果看,这个故事开始符合叙述者的戏剧性要求,第二次上海市政府官员再去国际展览局表示申办世博会时,出具的会址方案,“就是黄浦江上最简单的区域红线图”。检索上海自开埠以来的历史,欧洲的精明商人与激情学生,相距160多年,共同重复选择了黄浦江。放弃黄楼却在黄浦江上画上那条最简单的红线图,可以认定是对此的一种回应。

  对诸如奥运会、世博会……专业人士,特别是规划师们通常更乐意使用的术语是:城市事件(cityevent)。从戏剧逻辑看,那位满脸雀斑的意大利女孩和她的小组“跑题”选择黄浦江后,这场被预谋的“事件”,即改变了它未来的方向。后来被任命为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的吴志强,向记者谈及选择黄浦江选择城中心,对规划师来说:是“太难了!难死了!”不过,紧接着的转折,吴志强描述自己的心态是,“在这块土地上办世博,充满创造欲望”。

  简单地来描述上海世博会会址,它在上海南浦大桥与杨浦大桥两桥之间。这段黄浦江两岸,有江南造船厂、南市发电厂、上钢三厂……还有更多居民。这个地段上有太多历史遗迹,选择这个地段,在老上海的印迹上重新思考2010世博会背景下的新上海,新城市的未来终于与这个城市的历史结合在了一起。

  借用专业人士术语,这些现在只是“具象化”的工业厂房,放在自开埠始的上海历程里,它们同样是一连串“事件”的结果。

  1851年,世博会这一可预期的“城市事件”第一次在伦敦发生。两年后,上海无可预期的“城市事件”——小刀会起义发生。在与《上海史》主编熊月之讨论上海开埠史时,熊先生选择的叙事开始,不是开埠(1843年),而是这次起义。“先前的租界,是洋人与华人分开的。因为小刀会起义,战争现实,租界开始华洋混居。”熊月之谨慎措词,“这一结果深刻影响了上海后来的走向。”那次要面对城市事件的,不是现在的研究者,是当时的上海道台吴健彰,一位被费正清称为“精明而固执的人,比较熟悉夷人的风格和习惯”的最早的中国商人式官僚。在吴健彰任上,租界功能完成了蜕变——“莫非王土”的版图上有了空档。

  单以上海史论,熊月之认为,后发国家现代化模式的“挑战—回应”理论,仍然最具解释力。但回到过往的历史时空,其具体发生方式,仍有其规则。开埠之际的上海道台宫慕久,面对已经涌入的洋人,选择的政策对应是“分隔居住”,租界即由此始。最早英租界的东面边界,是黄浦江——熊月之将此称为一种“象征”,上海决定性的地理因素,“由吴淞江(苏州河),一种内向的,由苏州而导向内地与朝廷的路径,转向黄浦江,开始外向,面对世界”。黄浦江因此而成为城市上海最为核心性要素。

  开埠、码头、租界、制造局……由核心要素黄浦江开始,同济大学教授孙施文描述:“首先是黄浦江沿岸外滩的发展,然后是垂直于外滩的南京路等的发展,再往后,就开始远离黄浦江而向内地发展,相继形成静安寺、徐家汇等中心地区。”老上海这样完成了其城市构架。

  在那个意大利女孩与她的同学们为上海世博会参与规划竞赛,发掘想象力之际,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林楚带着他的团体,为上海世博会寻找主题。差不多算得上周游列国反复研讨后,三条候选主题之一,“BetterCity,BetterLife”脱颖而出。甚至请教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朱林楚最后确定这一主题的汉语表达,“更好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向我们介绍这个主题,朱林楚引用的是亚里士多德的那句“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上海老庙黄金以旧换新 旧上海,新上海
  这个故事,或者说这场“城市事件”,有了它自己的方向:城市/生活。所以,这个故事不太容易简化为“上海事件”,吴志强引用联合国的数据:“2007年,全球50%进入城市化。8000年的城市史,至此进入节点。这是人类社会的关键期。”

  城市/生活命题,孙施文的问题是:“世博会的规划,是将全球范围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特征进行符号化处理,并将其融贯在整体布局之中,由此进一步阐述‘城市’主题。上海作为一个具体的城市如何与‘城市’的整体概念相衔接?”

  按照“人类主体价值观建构过程及证据”这一人类遗产的定义——江南造船厂、南市发电厂、上钢三厂……它们至少是上海人价值观建构的证据。吴志强说,“这些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记录”,“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甚至是全人类的遗产”。作为挑战,上海或黄浦江,如何世界性?如何重新定义城市?吴志强说,“我们的原则是,历史建筑,能够确定价值的,保留;暂时不能确定价值的,也尽量保留”。吴提供的数据是:世博会园区内保留面积为25万平方米,整个规划范围是38万平方米,“约占整个面积25%左右”。

  吴志强的规划思想之一,“时间和谐”——他以为,重新在历史中思考城市这个概念,是在城市的过去与现在中寻找“时间和谐”——未来在与历史的和谐过程中,“我们才有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8809.html

更多阅读

冰箱以旧换新 电视机以旧换新活动

冰箱以旧换新——简介冰箱以旧换新,是的,一台冰箱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如何节省购买成本呢?当然以旧换新,旧冰箱可以抵掉一部分钱,下面就分享一下冰箱以旧换新的方法技巧冰箱以旧换新——工具/原料电脑、平板、手机等上网工具网络冰箱以旧

家电业行业分析 “以旧换新”应是家电业的常态而非新政

  随着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结束,家电业各方利益链遭遇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每年家电报废量高达9000万台、手机废弃量高达1亿多部;另一方面,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正式结束之后,市民家中的旧家电成了“鸡肋”,卖给黄牛或者修理店,只有

家电以旧换新广告语 家电以旧换新如何升级?

   上海商务委员会9日发布消息称,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31日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期内,经过市、区县商务部门和家电以旧换新中标回收、销售企业的共同努力,本市家电以旧换新活跃,销量猛增,为加快家电更新换代、扩大消费、促进生产起到

声明:《上海老庙黄金以旧换新 旧上海,新上海》为网友垂死刂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