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心灵鸡汤作者潜心之作:快乐人生7步骤》
发现这个道理让我感到异常兴奋,接下来的一周,我开始急切地质疑自己的思考和信念。 在这9天治疗课结束的时候,我不再感到那样失落,相反,心中充满了安宁和宽容接纳的真诚。我懂得了痛苦往往来自于自己的臆造。关注当下,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自由自在! 回来后,我给妻子打了电话,告诉她我已经准备好和她离婚了。我甚至告诉她,如果她发现了有什么比我们的关系更美好的东西,就应该大胆去追求。而事实上,这也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 一年后,这种自由的感觉仍然在我心中,不过偶尔也会有一些残存的痛苦萦绕心头。但只要那些痛苦的想法一露头,我就会马上把它压下去。然后细细品味那些故事,扪心自问:这痛苦的背后是什么?这是真的吗?最开始时,我还需付出努力才能做到,但是久而久之,这样的思维模式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我仍记得,就在参加了治疗课的几个星期后,我偶然看到了桌子上摆着的我和妻子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我看着那灿烂笑容,想到一同度过的幸福时光,一阵悲伤不禁袭上心头。我停下来问自己:"这份痛苦因何而生?"因为那是我过去的最爱。"但我不可能再享受当时的快乐。"于是我问了自己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种感觉是真的吗?突然我想起照片里的世界也并不永远都是艳阳天,那天下午我们一直在吵架,拍照之前我还要更快乐一点。 生活其实就是这样:思绪来而复往,朋友来而复往,痛苦也是一样。通过自己的故事我发现了,痛苦其实就是自身错误的奢求。 现在的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平和,生活中该放手的,我学会让它随风而逝,也学会了完完整整地接受事物的本身状态,而不会有其他更多的奢求。简单的改变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快乐。如果现在再用1到10分来衡量我的快乐程度,我会给自己打9分--也正向满分前进。我会义无反顾地一直前行。 ? 转转脑,生活大不同 困扰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所思所想。 --埃皮克提图,古希腊哲学家

我也从布鲁斯在故事里提到的转念自问法中受益匪浅。转念自问法是由拜伦·凯蒂发明的,由针对痛苦想法和念头的4个简单提问构成。 1?这些想法是真的吗? 2?你能完全确定它是真的吗? 3?当你确信时你会做何反应? 4?不这样想生活又会怎样? 转念自问法是让你体会到镜子的另一面,随着提问,你的状态会突然反向好转,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颠覆你的想法和信念。 拜伦·凯蒂也是在自己生活的转变中发明了转念自问法。作为3个孩子的母亲,她也经历了一段痛苦期,她说自己当时"彻底失落,自我毁灭,完完全全地陷入痛苦和自我厌恶"。有时她能连续几天或几周都不起床洗漱。最后,她的自尊心降到了极点,甚至觉得自己不配在床上睡觉,而开始躺在地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