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机会成本与商品供给(2)



系列专题:《经济学教材的革命: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假设你路过一家自助餐馆,拿了一份意大利卤汁宽面条加金枪鱼,付了1.9美元给收银员。你愿意付钱,是因为你期待从面条中获得的满足感比花这1.9美元买任何其他东西能获得的满足感更大。然后你吃了第一口,立刻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面条太难吃了。如果现在把面条剩在盘子里,你要付出多大的成本?

  不是1.9美元。你付给收银员的现金已经不是你的了,而是餐馆的。钱回不来了,就算你把盘子里的面条吃完,宣布"对得起那笔钱了",那钱也不会回来。一旦你把钱付给了餐馆,拿到了面条,你就面临一系列新的选择。你还想不想上下一节课了(吃这些面条可能会让你生病)?你还想不想要命了(可能你觉得不把这些面条吃完会遭雷劈)?或者,你不想吃这些面条了,觉得有点罪恶感,因为没把盘子里的面条打扫干净,但至少减少了你生病的可能性。所有选择都在于你。问题是,你现在面临全新的选择,不管你怎么做,那1.9美元再也回不来了。

  你付的价钱正是经济学家所谓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与经济决策无关的。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决策过程中唯一重要的成本是边际成本,即额外的成本。边际成本都是将来的事。和你那1.9美元一样,在刚才的例子里,玛丽婚宴中投入的无法退回的5000美元在支付之后也是沉没成本。把它作为人生的一个重大教训记下来吧。现在你站在一个新的岔路口上。

  当然,在我们决定把某项成本看作与决策无关之前,先要确定它是否真的是沉没成本。一个学生花了100美元买了微积分教材,期中以后又去退课,即使他通读全书,他也无法找回"这笔钱的价值"。但是,他可以把书再卖给学校的书店,比如说卖了20美元。这就是他现在面临的选择:继续拥有这本书,还是把所有权转让给学校的书店。这个学生的沉没成本不是100美元;其中20美元是可挽回的,他的沉没成本是80美元。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沉没成本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它不能代表未来的选择机会。它可能会让你(对微积分老师、书店或你的大学生活)感到遗憾或悔恨,但它在任何意义上都和当下的决策没有关系。它只是一个信息,或是生活中的一个教训而已。别误会我们的意思,不是说这个教训无关紧要,我们只是说这项成本已经与现在无关了。问题是,你现在该干什么?

  4.4 生产者的成本作为机会成本   

 第24节:机会成本与商品供给(2)
  当我们考虑生产者的成本时,比如,我们会自问,为什么生产一辆山地车要比生产一张红杉木野餐桌花费更高的成本呢?我们倾向于首先思考生产每种东西时都用到了什么。我们会想到原材料以及耗费的劳动时间,可能还会想到必备的机器或工具。我们用货币单位来表述投入的价值,并假设山地车或桌子的成本就是以上各项成本的总和。这么算并没有错,但有两个问题被漏掉了。其一,为什么山地车或桌子的生产者恰好选择了这些投入,并按照这种比例进行生产?其二,为什么生产者要使用这些投入就得花这么多钱呢?

  在生产过程中和在消费过程中一样,任何事物都有替代品。技术为我们要做的事创造了各种可能性,同时也设置了种种限制;但并没有宣称生产某种东西只有唯一正确的方式。在新德里,男人用短把的锄头挖高架桥的地基,女人把土装在筐里,顶在头上去倒掉。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场面。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呢?是包工头选择了这样的技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挖掘和搬运土方的成本最低的方式。在印度,用人力运土要比用重型机械成本低,因为在印度用极低的工资就能找到劳动力。用重型机械来挖土反而太贵。

  为什么在印度这种没有技术的劳动力的工资这么低?原因在于,在这个国家里,很多人都没有机会用自己的劳动以任何方式为他人创造有价值的东西。机会成本这一概念主张,生产者要为其所使用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支付一定的钱数,这个钱数取决于资源拥有者能从他人身上获得什么东西,也取决于用这些资源能为他人创造出多大的价值。

  所以,生产一辆山地车的成本取决于生产者为了获得适当的资源要支付多少钱。而且,因为这些资源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生产机会,所以,生产者支付的价格必须与"最佳机会"的价值相匹配。于是,被放弃的机会的价值就成了生产一辆山地车的机会成本。

  考虑野餐桌的例子。野餐桌的生产成本一部分是红杉木的价格。假设最近对新住宅的需求上升了,于是建筑承包商就多购进红杉木材。如果这导致了木材价格上涨,那么生产野餐桌的成本也就随之上升。没有什么因素影响到生产一张野餐桌的物质投入,但是生产的成本上升了。因为用红杉木盖的房子比以前值钱了,生产桌子的厂商就必须为用来生产桌子的红杉木支付更高的机会成本。1992年,当安德鲁飓风横扫佛罗里达南部之后,全美的三合板价格迅速上涨。对于那些被安德鲁飓风害得无家可归的人来说,三合板的价值大大提高了,连那些想把三合板用作其他用途的人此时也不得不支付更高的机会成本。当然,这也激励每一个人节约使用三合板。

  一个有技术的工人和一个没有技术的工人相比,能赚更多的钱,因为(或者只要)这些技术能使这个有技术的工人在别处更值钱。一个会安装车轮辐条的工人,如果同时能拿大顶,嘴里还能哼着小曲,那他一定是技艺非凡。但是,假如他不寻常的天才在别处值不了更多钱的话,我们的山地车生产者就不需要为此付给他们额外的报酬。不要以为这样的事不可能。马戏团就会为这种本事出高价。如果他们从马戏团团主那儿得到的报酬比山地车生产者愿出的更高,那么,对于山地车生产者来说,这些工人的机会成本就变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山地车生产者会对他们说"再见,祝你好运",然后用其他机会成本较低的工人取而代之。

  当国家篮球协会和美国篮球协会合并为一家后,雇用一名7英尺高、身体协调的运动员的机会成本会怎么变呢?在两家联盟的体制下,每个运动员都有两支球队为其加盟而报价。其中一方争夺这个球员的成本是由另一方愿意出的价格决定的,如果双方都认为这名球员会使票房收入增加很多,那么双方一定会同时出高价抢他。但是,当两家联盟合并为一家后,雇用球员的权利只归一支球队所有,这时雇用一名7英尺高、身体协调的球员的机会成本就下降了。如果球员工会随后保护球员的权益(在某种情况下),如果球员愿意,他可以选择转会到另一支球队效力,这时雇用篮球明星的机会成本就又上升了。所以,职业球队的老板愿意把两家联盟合并为一家,还一个劲地论证球员的转会权会破坏球队间的均衡,影响比赛的质量,这些都没什么稀奇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8462.html

更多阅读

第24节:大易与管理(15)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中国内地近年来经济起飞,每年都能维持很高的增长率。这难道是美国式管理的贡献?是实施日本式管理的神奇效果?大家心知肚明,都是中国式管理所带来的。有了这样优良的成果,为什么还不敢承认

第59节:“快”公司与“慢”公司(2)

系列专题:《最受欢迎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  高速扩张的黄光裕帝国荣耀眩目却不堪一击,稳扎稳打的刘永行兄弟胆小谨慎却步步为营,两个首富的两种路径,带给我们怎样的商业启示?  要速度,还是要持续?  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

第23节:怎么开店才能赚钱(2)

系列专题:《史上最好看会计入门:牛角包一样的会计》  “哦,妈您这么解释就合理多了,现在我明白我爸为什么不回来了,您活活把一位老同志吃伤了。您要是再这么给他吃面包,我估计我爸得离家出走。”  第二节: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与VCD的关

第24节:蒸汽机车与大迁徙(13)

系列专题:《萧条时代与民众幸福生活保卫战:大失业》  此时,德国的社会结构存在着诸多不协调之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阶级矛盾开始激化,而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在这个年代开始广泛传播的。俾斯麦作为一个"老牌的帝国主义者",他必须要压制

第33节:★小挫折与大意志(2)

系列专题:《教育界第1畅销书:英才是怎样造就的》  "傻孩子,你这么想当然没法见人了。看眼睛都肿成这样了,这才没法见人呢。来,快用热毛巾捂一下。"我递给她热毛巾。  "你觉得咱们班谁会笑话你呢,你一天没有来上课,大家都替你担心。班

声明:《第24节:机会成本与商品供给(2)》为网友月下独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