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供给与需求(上)(6)



系列专题:《经济学教材的革命: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紧接着,根据第三章的结论,如果某物是稀缺的,就必须被分配。换句话说,必须建立某种标准来区别要求拥有它的人,以便决定谁拥有多少。这个标准可以是年龄、辩才、敏捷程度、受公众尊敬的程度、支付意愿或者几乎其他任何东西。在我们的社会中,最常用的标准是支付意愿。有时候我们也用别的标准来分配。

  比如,哈佛大学每年收到的入学申请远远多于它能招收的学生人数,所以哈佛大学必须分配这些稀缺的位置。哈佛大学按照高中成绩、高考成绩、推荐信和重要校友的关系以及其他标准来衡量一个学生。乔·考利奇是学校里最受欢迎的男士,经常有女生为了赢得他的好感而尖叫。他必须分配他的注意力。无论他采取什么标准,容貌、智力还是温柔程度,他都必须用某种方式来区分这些姑娘。

  分配的另一面是竞争。一旦哈佛大学公布了选材的标准,想上哈佛的学生就要竞争,以满足哈佛的要求。如果那些急于约会乔·考利奇的姑娘们知道他最看重的是容貌,她们就会努力打扮自己,使自己看上去比别的姑娘更美。

  很明显,竞争不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有,也不限于使用货币的社会。竞争源于稀缺性,只有消除了稀缺性,才能消除竞争。只要存在稀缺性,就一定有分配。分配就是按照某种以区别为目的的规则进行配置。当人们努力满足用来分配稀缺品的规则的要求时,竞争就发生了。

 第34节:供给与需求(上)(6)
  所使用的规则会造成差异,有时候这个差异会很大、很重要。如果一个社会按照支付意愿来分配,社会成员就会努力挣钱。如果一个社会按照体力强弱来分配,那么社会成员就会锻炼身体。如果一个社会按照铜管乐器的演奏水平来分配,那么社会成员就会学习吹喇叭。如果名牌大学把高中三年的成绩作为招生的重要依据,高中生就会看重分数。他们也可能用成绩来竞争一些其他的资源(比如在同学中的地位、老师的表扬、开自家汽车的机会、使用父母信用卡的机会),但是高校招生的规则一定会激励高中生努力得高分。

  5.10 过剩与稀缺性

  关于短缺,我们已经说了不少。对于过剩,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很多人用过剩一词说明某种东西不稀缺。但是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对于过剩的唯一正确的定义是,在某一价格水平下,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在我们前面的原声吉他的例子当中,即使在每把700美元的时候,人们愿意出这个价钱,虽然市场上吉他过剩,但吉他仍然是稀缺的。

  美国医学会一直在警告,美国社会的医生过剩近在眼前。美国医学会认为,如果我们不断地培养医生,超出我们需要的医生很快就会成为我们的负担。但是,一个国家到底"需要"多少医生,谁也不知道。当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谈论"需要"的数量时,他们差不多总是在说在某一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他们当然不希望看到,医生的服务越来越不值钱。他们也不愿意承认,较低的诊疗费用会导致医生收入降低,最终会使行医的人数减少。

  5.11 市场过程和中央计划

  计划经济就是要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协作,从可用的资源中获取最大的利益。社会由很多个体组成,人与人之间互不相识,有效的合作需要以简洁、明晰、标准化的交易条件为前提,这样交易成本才会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人们具有不同的技能、兴趣、价值观和偏好;资源有各种用途,而且机会成本各异;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变化和新发现。想象一下另一种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各种资源、机器、工厂等等,都不是私有的,而是归全社会所有,这些稀缺资源的最佳用途的决策权掌握在一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化学家等专家手中,这些人组成了一个中央计划委员会,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给谁生产。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非营利机构。市场被废除了。货币也没有用了。中央计划部门依据什么信息和信号来对各种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进行有效的安排,以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呢?

  计划委员会里的工程师们当然可以说,用黄金做公共汽车、用铂做铁轨、用锡做结婚戒指在事实上是可行的。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公共汽车生产商、铁路建筑商和珠宝商也可以这么做,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是自由的。

  那么,在市场经济中,怎么没见到有人这么干呢?因为这么干肯定会赔得一塌糊涂。把市场上这些资源的价格和人们愿意为最终产品支付的价格比一比,就可以让生产者们在生产之前认识到这么做的后果很可能是亏损。所谓的算经济账,就是这么一回事。这些价格是通过无数人在日常的市场过程中的自愿交换和谈判产生的。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经济取消了市场过程。那么,制订计划的人有什么信息和信号供他们参考呢?他们手上可能有大把的数学公式、工程原理,仓库里的原料堆积如山,一大群适合工作岗位的劳动力,还有复杂的计算机系统运算一大堆数据,但是这些东西对经济计划能起多大作用?数据会显示,锡质的结婚戒指很少。是不是该多做一些呢?还是少做点?成本应该有多高?锡质的结婚戒指到底有多么稀缺?铂比钢的摩擦力小,这是不是会让制订计划的人认为铂比钢更适合于做铁轨?铂还有什么用处,把铂用于制造医疗器械、铁轨或其他东西的成本各是多少?如果生产一根钢轨的材料、人工可以用于建医院、做烤面包机、铅笔或是其他种种稀缺的商品和服务,那么生产一根钢轨的相关成本会是多少?没有货币和市场定价的过程,制订计划的人就没法有效地算这笔经济账。

  前苏联各成员国的计划经济的崩溃,正好验证了经济理论的一个说法:中央经济计划制订者,不管他们有多么聪明,多么爱人民,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有效地管理商业社会中的日常业务。问题不在于找一个更懂行的人来为经济增长出谋划策,而是要形成更有效的制度和游戏规则来鼓励人们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使他们掌握的有限的知识、信息和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8452.html

更多阅读

第34节:沙包挖那(你好)(4)

系列专题:《获得成功的心灵洗礼:无条件信任的力量》  因为这个原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再次成了村民们谈论的焦点。但只是在孩子中间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涟漪而已,他们对我的反应感到奇怪,所以都争相来给我传消息。昨天晚上,一阵敲门声

第16节:玩具总动员背后(下)(1)

系列专题:《皮克斯跌宕起伏企业传奇:皮克斯总动员》  第七章:玩具总动员背后(下)  这个人是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当时在公司投资了大约5000万,但每年都在亏损。现在他可能要面临数以百万计的更多的债务,因为尽管《玩具总动员》依靠

第1节:玩具总动员背后(上)(1)

系列专题:《皮克斯跌宕起伏企业传奇:皮克斯总动员》  第六章:玩具总动员背后(上)  故事开始于皮克斯雇用电脑工程师彼得·奈(Peter Nye),迈克尔·尚茨(Michael Shantzis)和团队主管托马斯·哈恩推行电脑辅助制作系统(CAPS)

第45节:供给与需求(下)(9)

系列专题:《经济学教材的革命: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供给下降的确会导致价格上升。可是,橘子价格的上升并不像记者所写的会导致需求下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上升会使需求量减少。这会缓解橘子市场上出现的暂时性短缺。但是,记者把

第44节:供给与需求(下)(8)

系列专题:《经济学教材的革命: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所有这一切在社会主义社会都会出现,因为资源是由政府的官员来分配的。对于前苏联的经济计划人员来说,要修筑一条铁路,其成本就是资源用作其他用途的价值。但是,如果政府官员有权弄到

声明:《第34节:供给与需求(上)(6)》为网友郁彼北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