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供给与需求(下)(3)
系列专题:《经济学教材的革命: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回答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研究犯罪的学者们的事。经济学家也能从中得到教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也贡献了它独特的视角。我们刚才提到动机和游戏规则,实际上已经提供了线索。记住这一点,还有我们关于供给和需求的概念,现在我们来解释这个例子。
事实:20世纪20年代的禁酒令没有摧毁供求过程,而只是宣布为非法。人们在地下市场协调他们的活动。酒类的生产被几个势力很大的黑帮把持着,而众多独立、合法的商户不能做。黑帮也控制着酒类的销售。按照我们的供给和需求的概念来想,禁令主要影响的是含酒精饮料的供给价格弹性,酒的产量或供给量不再像酒类市场繁荣、公开的时候那样对微小的价格变化那么敏感,供给变得缺乏弹性了。而酒的需求曲线在禁令期间则保持了相对稳定,人们愿意偷偷地到一些无证售酒的小店里去喝一杯过过瘾。结果是,黑帮看到有利可图,愿意冒巨大的风险酿私酒,即使犯法也在所不惜。 人们追逐各自的比较优势。这并不是说比较优势是个评价性术语,它是分析性术语,可以合理地解释这些事实。如果生产和销售都在地下进行,那些在犯罪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人就会脱颖而出。好人就会在这个竞争过程中被淘汰。一个成功的私酒贩子必须知道怎样犯法,怎样笼络朋友,怎样用暴力去威胁对手,怎样用贿赂去收买对手,知道谁能信任,谁不能信任。他不但要确定谁来记账、谁来管市场、谁来做交易,还要确定谁去威胁对手、谁负责打人、谁负责杀人。他们会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同伙。 不只是这些。他当然还得知道该生产什么。啤酒还是威士忌?葡萄酒还是杜松子酒?生产肯定会向烈酒倾斜。拉一车啤酒和拉一车威士忌都有可能被抓,那么,在懂得节约的犯罪分子看来,肯定是生产和运输威士忌更合算,因为威士忌在黑市上的价格要高得多。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更危险、劲儿更大的酒在禁酒期间遍地都是,而淡酒却很少见,这有什么奇怪呢?死于酒精中毒的人多得吓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把禁酒的例子跟目前的反毒品战争比较一下。没有人愿意把一卡车古柯叶偷运入境。运输粉状的可卡因效率更高。针对目前的反毒品战争(每年要消耗200亿美元),出现了纯度更高、更危险的毒品,即所谓强效可卡因。我们只能猜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目前的禁毒法律没有摧毁毒品的供给,也没有消灭需求。和对其他真正有害的东西的禁令一样,其无意的结果往往是催生了更猛烈、利润更高的东西,以取代不太猛烈、利润不太高的东西。酒精之战虽然在数十年前就已经结束,但是禁毒之战还会继续升级。 6.6 脱脂牛奶、全脂牛奶和强盗牛奶商 得了吧,如果牛奶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被禁了,会怎么样?我们预测,这些活动也会转入地下。对牛奶的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供给会变得比较缺乏弹性,价格会大幅上涨。脱脂奶和低脂奶会逐渐退出生产,让位给全脂牛奶和奶酪,因为冒着巨大风险的犯罪分子会认为,要用卡车或飞机运输更纯因而也就更贵的牛奶,这样才会赚更多的钱。尽管更强的牛奶能使骨骼和牙齿坚固,人们还是会怀疑质量。禁奶之前,许多友好的商人从事这一行已有多年,而现在那些在犯罪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的人就会把他们逐出市场,无论是用威胁还是血腥的暴力。 6.7 维持物价和过剩 在前面的例子中,我们讨论了对汽油和房租的价格管制,具体地说,是价格上限,即用法令限制某种商品和服务的最高价格。我们发现,当价格被限定在低于市场出清价格的水平上时,这种有效的价格上限的确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却会在无意中造成短缺。现在我们来看几个价格下限的例子。所谓价格下限,是指用法令规定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最低价格。每个人出的钱或收的钱在原则上都不得低于规定的下限。设定价格上限通常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而设定价格下限通常是为了保护供应商的利益。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的设置都是要把财富从市场上的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 比如,现在我们以小麦市场为例。假定市场出清价格是每蒲式耳1.5美元,农民怨声载道。种小麦的农民觉得,如果每蒲式耳小麦能卖到2美元,他们就满足了,但是他们只能任凭市场的力量摆布。如果政府部门认为他们的意见是合理的,农业部可能会决定用设置价格下限的方式来支持农民,即每蒲式耳2美元,不仅仅提高了价格,而且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面对面粉涨价,消费者会怎样反应呢?他们会少买,较高的价格使需求量降低了。这只不过是需求法则又起作用了,不管这次涨价的起因是自由市场的竞争还是联邦的农业政策。同时,种植小麦的农民会对这一更有利的价格做出什么反应呢?如果你理解了供给曲线的概念,你就能做出正确的预测,小麦产量会增加。在这个案例中,问题在于计划中的消费量在下降,而计划中的供给量却在上升。换句话说,市场会因为小麦产量过剩而变得不协调。 每卖掉1蒲式耳小麦,农民就能从消费者手里收2美元,那么卖不掉(过剩)的小麦怎么办?因为在当前价格下,消费者已经买够了他们愿意买的数量,那么政府必须跟进,按每蒲式耳2美元的价格买进那些过剩的小麦。(至于政府官员决定如何处置收购的这些小麦,和维持小麦价格这件事没有关系。他们可以把这些小麦送给别的国家,也可以往海里一倒了事,只要他们不把这些小麦以低于下限的价格卖给国内的消费者就行。) 维持农产品的价格的确能使生产者受益,但是这部分好处来自于他人利益相应的损失。消费者现在要支付高价。纳税人面对高额的税负,也要"勒紧裤腰带",因为政府购买过剩小麦的钱是从纳税人手里收上来的。有效地维持农产品价格就等于把财富从消费者和纳税人手中转移到生产者手中。
更多阅读
第18节:玩具总动员背后(下)(3)
系列专题:《皮克斯跌宕起伏企业传奇:皮克斯总动员》 "我们再次展示了完成的电影片段,包括一些记录电影制作过程的纪录片,"古根海姆说,"我们当时几乎在公司都放了个遍,好让大家知道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主管告诉他不知道怎
第16节:玩具总动员背后(下)(1)
系列专题:《皮克斯跌宕起伏企业传奇:皮克斯总动员》 第七章:玩具总动员背后(下) 这个人是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当时在公司投资了大约5000万,但每年都在亏损。现在他可能要面临数以百万计的更多的债务,因为尽管《玩具总动员》依靠
第1节:玩具总动员背后(上)(1)
系列专题:《皮克斯跌宕起伏企业传奇:皮克斯总动员》 第六章:玩具总动员背后(上) 故事开始于皮克斯雇用电脑工程师彼得·奈(Peter Nye),迈克尔·尚茨(Michael Shantzis)和团队主管托马斯·哈恩推行电脑辅助制作系统(CAPS)
第45节:供给与需求(下)(9)
系列专题:《经济学教材的革命: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供给下降的确会导致价格上升。可是,橘子价格的上升并不像记者所写的会导致需求下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上升会使需求量减少。这会缓解橘子市场上出现的暂时性短缺。但是,记者把
第44节:供给与需求(下)(8)
系列专题:《经济学教材的革命: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所有这一切在社会主义社会都会出现,因为资源是由政府的官员来分配的。对于前苏联的经济计划人员来说,要修筑一条铁路,其成本就是资源用作其他用途的价值。但是,如果政府官员有权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