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诗意的教育: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正如当代新锐作家余杰在他的《火与冰》中所说的:"成人渴望交流,孩子喜欢 独白,从这点看,成人比孩子更脆弱。"当一个孩子用童真的慧眼洞悉出了人情 冷漠,用纯真的声音呼唤拆除心灵的栅栏时,我们感受到的是童心的强大和高贵 。我把这首诗发到网上后,网友们纷纷跟贴,言辞恳切:"他是个小学生么?太 不可思议了!他的思想足以让我们这些成年人汗颜。""从今天开始,看山水之 美,做山水之人。别让孩子为我们心碎"…… 3. 挑战期 鹿柴(和王维) 当代诗人 王宁 朗朗天宇空空涧, 沉沉夜色花入眠。 人烟稀少人语多, 好似清光入林山。
![第15节:课文成诗一举数得(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1157508219.jpeg)
看看这位自称是"王维嫡传"的孩子王宁与老祖宗的同题诗作,是不是别有味道 ?走进"古调新弹"专栏,与古人叫板者大有人在。不消说,这自然是孩子们诗 作的高级阶段了。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古诗新作中,展现了孩子们对语言高超娴熟 的运用能力,更展现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无穷创意。现摘录其中的几首精彩之作 : 咏梅(和王安石) 当代诗人 李小晔 深冬梅花独自开, 洁白明净似层云。 片片雪花比冬梅, 只因暗香无处寻。 暮江吟(和白居易) 当代诗人 宋慧 江边无限好, 正恰近黄昏。 万物皆沉眠, 独留寂寞人。 十六字令·示儿(和陆游) 当代诗人 黄李凯 悲, 至死不见失地回。 难瞑目, 一心盼胜归。 "古典新弹"给了孩子们与经典比翼双飞的辽远天空。神秘光辉的照耀,英雄品 质的渴求,理想境界的眺望,成为孩子们诗意赖以栖居、诗词得以创作的深沉背 景。 毋庸置疑,诗词的魅力之一就在于"用最凝炼的文字表达最精邃的思想"。所以 ,课文感怀诗除却以上提到的作用,还有一层更深远意义,就是可以有效训练学 生的集中思维。这对学生将来步入更高层次的学习,特别是阅读理解,有着不可 低估的意义。试想,在高考中,有多少学生面对阅读理解中规定字数的答案束手 无策?或者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而之前经过诗词训练的孩子则可以轻松应对, 在短时间内迅速理清思路,精确作答。所以,"课文感怀诗"如同孩子们的思维 体操,常做常新,一举数得。难怪孩子们自己总结出一句心得:"课文恒久远, 感怀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