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诗意的教育: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适当装傻也是一种能力,它考验了老师的宽容力、忍耐力和自信心。面对上述的 情况,如果老师见状,一个箭步冲上去,迫切地问主任:"我们班出什么事了? 您告诉我是哪几个孩子表现最差,我回去保证好好教育!"这样的结果,不言而 喻。但是,如果老师明知不问,视而不见地走过去,我们会发现,再回到课堂上 的时候,很多事情已经云淡风清了。 记得当代诗人非马有一首哲理诗叫《鸟笼》,他这样写道:"打开鸟笼的门,让 鸟儿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如诗所喻,倘若把孩子比作鸟儿,把老师比作鸟 笼,那么,除了对孩子的爱与庇护,老师同样需要自由的呼吸。相信孩子,大多 数时候,他们可以自愿接受教训,并甘心付出代价来捍卫自己与团队的荣誉,而 老师也达到了满意的教育效果,换得一身轻松。既然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善化负担变为奖励 "化负担为奖励"的过程,不仅是激励孩子,也是教师自我激励的过程。 或许,每个老师都遇到过类似的难题:每当有公益活动如周末义工,在班级招募 志愿者时,学生们总以各种理由推托:家离得太远,要参加各种辅导班,爷爷奶 奶过生日,身体不舒服……如果强行要求班干部和离家近的孩子参与,这些孩子 们则面露不满,埋怨老师有失公平。如果以"摊派"的方式轮流参与,看似公平 ,孩子们却情绪低落,往往应付了事。更有甚者,孩子与家长"串通"起来,出 示假证明和假假条,目的就是逃避这些既"耽误"时间,又没有任何"好处"的 活动。 不仅仅是周末公益活动,就连平日学校和班级的很多任务,老师在进行布置和落 实时也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在我们老师眼里看来是锻炼孩子,增长他们才干的大 好机会,对孩子而言却成了沉重的负担,惟恐避之不及。我们时常抱怨今天的孩 子太自私,缺失了应有的爱心和责任。其实,反观现实,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 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再加上社会和家庭中功利思想的过早侵蚀,孩子们有这样 的心态也无可厚非。所以,作为老师,除了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外,还应 该动动脑筋,顺其天性,另辟蹊径。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一件事情, 不同的表达,效果大相径庭。大家不妨试一试我的方法--妙语煽情,巧化"负 担"为"奖励"。
![第33节:管理--让学生爱上你的智(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11377624016.jpeg)
接下来,我以亲身经历的"安排升旗手"一事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方法的 具体操作步骤。 场景:安排升旗手 时间:寒冬十二月份 任务描述: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选派三名升旗手,每天早到晚归,升降国旗,风雨 无阻。平日还要负责时刻监督国旗的维护,如出了问题,学校则给班级扣相应的 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