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垠
在左手健康元,右手天狮的押宝与选秀中,全球第一大药业巨子辉瑞的中国路径令人玩味。
一个并不荒谬的猜想是,假如辉瑞染指直销,世界将会怎样?押宝与选秀
近日,关于“辉瑞拟定向增发健康元1.5亿股”的消息不胫而走。 消息称,全球最大制药商辉瑞公司将以每股6元定向增发健康元1.5亿股,所获得的9亿元巨资将按照辉瑞公司要求,全部投向中国市场最易缔造神话的保健品产业。定向增发完成之后,辉瑞将成为健康元的第二大股东。 在每股金额、定向增发等专业术语的渲染下,辉瑞入驻健康元的资本故事具备了成立的可能性。 出人意料的是,健康元公司从上到下都一致否认了似乎确有其事的传闻。 健康元公司公关事务部曾惠娟称,如果辉瑞入驻的消息确实的话,的确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 对于市场上传闻的入驻,健康元公司没拿出官方统一的说法,以董事会秘书邱庆丰为代表的公司成员,在向董事长朱保国询问时,朱保国予以否认,同时也拒绝回答与辉瑞公司有过业务上的往来与接洽。 与辉瑞押宝健康元的虚实难辨相异的是,辉瑞与天狮全球战略联盟的合作尘埃落定。 为了实现“直销超市”的梦想,天狮集团总裁李金元将辉瑞拉进了直销的阵营。天狮集团已成功地与辉瑞胶囊事业部合作,利用辉瑞的液体胶囊专利技术共同开发27种保健品,有望带来上亿元的年收入。 2006年3月15日,天津,天狮集团全球战略联盟大会会场,这里正在召开全球产品和原料供应商洽谈会。 天狮集团全球研发中心的主持者韩福森博士与辉瑞亚洲区营销总监(AsiaMarketingExecutive)的安佐·米可林(AndrewMclean)先生共同签署了“辉瑞-天狮”双品牌合作方案。 韩福森表示,天狮将持续采用辉瑞CAPSUGEL胶囊产品,而双方也将合作开发“液体内容物”项目。 辉瑞CAPSUGEL,即辉瑞胶囊事业部,全球共有十大生产基地,中国大陆子公司即中美合资苏州胶囊有限公司。 2004年9月正式加盟天狮集团的韩博士是个“海归派”,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进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深造,留学德国4年,在美国从事生物科研20年。辉瑞制药是他的老东家。 关联方利好 早在2006年初独家报道天狮化妆品真相之际,记者就见证了辉瑞、欧莱雅等跨国名企对天狮品牌塑造的“威力”。 天狮成功地实现与“大品牌、高品质”的企业合作,整合直销网络优势,实现了企业战略转型,李金元对此颇为满意:“天狮凭借自研产品开拓的全球固定消费群体这一庞大营销渠道,已经唤起辉瑞等著名国际大品牌企业为天狮进行ODM和OEM生产,将他们研制和加工的优质产品,贴上天狮品牌进行销售。” 2006年5月17日,天津塘沽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港澳商品城,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与地区的32家与天狮有着战略合作的企业齐聚滨海新区,参加天狮11周年庆典,即“爱在天地间”的大型公益活动。 做为大型公益活动序曲的“产品嘉年华”,辉瑞等企业与全球超过30000名天狮经销商分享了前沿产品。 记者的同事在参加完“产品嘉年华”后实时传递了前线感悟,除开天狮原有产品线展台,辉瑞公司的展台面积是最大的。 韩福森搭桥辉瑞,功不可没,抛开职业背景、私交人脉,在主打天狮品牌的前提下,进行强强联合,天狮迅速实现了品牌崛起。 利好消息表现在健康元身上又是另外一番风光景象。关于辉瑞入住的消息以近2500条的转载速度递增,几乎全数的证券咨询人士都以压倒一致的口吻声称:“明显有资金进场布局,可以买入持有,或稳健保持,等待不久以后的利润爆发点”。在左手健康元,右手天狮的押宝与选秀中,全球第一大药业巨子辉瑞的中国路径令人玩味。
一个并不荒谬的猜想是,假如辉瑞染指直销,世界将会怎样?健康元公司曾惠娟虽然没有正面回应“市场对健康元再融资存在强烈预期”这一说法,但她认同2007年的拐点在于健康元在直销市场的发力,各项业务进展的有条不紊,将一步步迈向牌照之路。
辉瑞在中国 时值关联方健康元、天狮等春风得意,辉瑞在中国的故事不得不详细提及主角CAPSUGEL—苏州胶囊公司。 目前辉瑞在中国的业务机构包括7大部分,制药集团、中国研发中心、大连工厂、苏州工厂、无锡工厂、动物保健品集团与苏州胶囊有限公司。 作为全国十佳三资企业之一的苏州胶囊有限公司本是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和美国辉瑞胶囊事业部合资经营的企业。 早在1986年,辉瑞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路西侧,建设了占地面积21800平方米的苏州胶囊有限公司(SCL),距辉瑞进军中国第一站时间仅仅间隔了两年。早在1984年,辉瑞与北京第三制药厂合作,分装和销售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先锋必”。而广为人们熟知的获得中国GMP标准001号认证的辉瑞医药工厂,于1989年成立于辽宁大连。 十年过去,苏州胶囊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全球技术最先进、全国最大的药用空心胶囊生产基地。2005年10月28日,投资3600万美元建设的苏州胶囊有限公司新工厂正式投产,新厂地址搬迁至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中路369号,拥有18条从美国引进的全自动生产线,年产胶囊达150亿粒。 记者在查阅工商资料后得知,苏州胶囊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为苏Q20010131,法定代表人唐韻琪,企业负责人马乐飞,由美国辉瑞公司胶囊部副总裁、苏州胶囊有限公司董事长CharlesDanjaut主管,近两年来率先在中国本土实现植物胶囊的生产和销售。 虽然自己的老朋友,AndrewMclean先生已经离职,但回忆当时签约的情景,天狮集团全球研发中心副总裁韩福森博士仍旧踌躇满志:“通过天狮营销渠道销售的保健品还将扩大”。 在此之前,苏州胶囊公司的拳头产品线集中于明胶(coni-snap)胶囊、超安宝(supro)胶囊、植物(vcaps)胶囊、充液胶囊(licaps)与天然(npcaps)胶囊。 PCH新战略 致力于开发、生产和推广领先处方药及驰名消费产品的辉瑞公司在三个业务领域长袖善舞:医药保健、动物保健、以及消费者保健品,产品行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page} 在2005年,辉瑞消费者保健品部(PfizerCoiisumerHealthcare,简称PCH)以39亿美元销售收入,跻身行业前列。 “2005年,对于所有辉瑞和所有投资者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年,因为失去了数种药品的专利保护,以及环氧化酶-2(COX-2)类止痛药相关的不确定因素,辉瑞的收益下降了两个百分点。”2006年2月23日,时任辉瑞公司CEO的前主席马金龙博士在“年度四项承诺”中明确地指出:“辉瑞将继续探索辉瑞消费者保健品部门的战略抉择,为股东创造更多利益”。 “我们消费保健部的同事正在通过着眼一流的消费者眼光并结盟有实力的零售商来推动市场的成长。”辉瑞消费保健部美国销售副总裁弗兰克·马约内说:“考虑到该部门突出的业绩增长和市场整体水平,消费者保健部如果独立出来,估价会远远高于只作为辉瑞一部分的价值。” 而2006年1月,辉瑞公司在研究了除人类健康业务以外的所有业务部门,宣布进行战略调整——通过成立独立公司或出售消费者保健品部进行业务分离,以充分实现投资价值。在左手健康元,右手天狮的押宝与选秀中,全球第一大药业巨子辉瑞的中国路径令人玩味。
一个并不荒谬的猜想是,假如辉瑞染指直销,世界将会怎样?基于充分实现投资价值的PCH新战略,从思路上指导了轰动华尔街的并购事件,2006年6月26日,强生公司以166亿美元的开价,击败英国葛兰素史克、利洁时,如愿收购辉瑞消费者保健品部。
在顺利地拿走辉瑞旗下家庭消费品牌拳头漱口水Listerine、滴眼液Visine、感冒药Sudafed和Bengay止痛剂等知名品牌后,强生公司也以5.095亿美元价格出售治疗烧心症的非处方药Zantac来加快并购后的产品整合。 而令人玩味的历史是,前文提及的CAPSUGEL公司原属Parke-Davis帕克戴维实验室,Parke-Davis作为华纳兰伯特制药公司的一个分支,2000年6月,辉瑞通过并购方式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药企业。 处方药困境 “辉瑞之所以频繁走上并购的战略,主要源自全球性的处方药困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旅美专家对辉瑞等大型跨国企业有着很深的研究。 “以处方药为中流砥柱的辉瑞即将面临许多的拷问。首先是源源不断的假冒药物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高达十分之一的药物属于假药。去年,由国际药品安全协会(PSI)报告的假药事件同比增长了27%。在英国假冒辉瑞公司降胆固醇药物立普妥的假药数量增加了3倍。” “从国际大环境看,制药业在经历前几年高速度增长后,业内竞争加巨,同时制药业更要面对政府为抑制医疗费用上升而采取的限制性政策。”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安博的一份发言从片断上佐证了旅美专家的说法。 “政策性限制只是处方药的困境之一,公众的不信任从源头上加深了这一困境。美国甚至出现了由70个消费者团体联合的处方药获得权诉讼组织(PrescriptionAccessLitigationProject),对20多家制药公司提起了诉讼。” “公众对专利、利润和美国医药的质疑不断加深,对大型制药公司收入的来源与不断增长的权力保持着警惕。”旅美专家强调。 的确如此,经济腾飞的中国,在因公众权利的觉醒而引发的药监部门内部人事大调整、药品品种审核力度加强及药品生产环节加大监督的“药监新政”后,一系列控制药物成本的转移活动将陆续展开。 “众多畅销药的专利到期,价格管制出现新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供应链的萎缩可能给制药业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以辉瑞为代表的跨国药企必须通过兼并和收购来整合不断萎缩的药物供应链、扩大市场份额、力争获得规模效应”。 “跨国公司有着基于自我价值考量,适度地出售与联盟,也是规模效应上的重要一环”,旅美专家进一步分析:“以2003年收购法玛西亚公司为例,辉瑞宣布计划关闭散布在全球的25家研究机构中的5家,以节约25亿美元左右费用。” 辉瑞的触角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辉瑞要出售赢利状况良好的消费者保健部(PCH)。虽然从表面上看上去是如此地辉煌: 过去的5年中,辉瑞消费者保健部(PCH)有4年都是超过行业成长率。 仅仅2005年辉瑞PCH销售增长率是全球行业增长率的2倍,而凭借Listerine漱口水,辉瑞迅速地拓展了著名的特许经营网络。 来自英国的消息称,辉瑞公司计划对其在英国经销药品的一贯做法进行改革。辉瑞公司决定砍掉18家药品批发商,并在一家专门的递送公司UniChem的帮助下,直接向药店和配药医生供应药品。 这给了很多关注辉瑞的人足够的想象空间。擅长并购的辉瑞在熟悉直投渠道后,会将触角伸向何方?况且,药业中面向顾客(DTC)的营销模式与直接面对顾客的直销direct-selling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在了解到辉瑞押宝健康元与选秀天狮的虚实事件后,香港前景国际咨询公司执行董事董苍山有一些看法:“不排除辉瑞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购进业绩走势良好的直销企业,某些市场营销渠道优秀与基本面良好的医药企业当然成为了首选。” “谁又能保证健康元,或更多的健康元不是下一个并购对象呢?”董苍山认为,“在并购受董事会决议等多项变数因素影响,当最终结果还未落实的情况下,关联方都会选择否认。” 辉瑞中国公关部周建甡先生拒绝对辉瑞的中国新规划做出评价,他强调,由于辉瑞生产规模、地域分布、财务实力与灵活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已经成为基础医药事业领域最受欢迎的合作伙伴,已经拥有1000多个为之提供研发与商业化的联盟。 但像辉瑞这样巨大的航空母舰,难道仅仅满足于代工?单是与一个天狮的合作就能带来上亿元的收入预期,更不用说潜在的巨大市场?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狄更斯的名言像极了一个伟大的预言,在这个直销的低潮期,对于中国境内很多艰难度日的直销企业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而对于秉承“革新创造”信条的辉瑞来说,说不准这也是最好的时代。 或许,这个混乱的世道需要一个救世主出现,期待辉瑞来扮演这个完美的英雄。 无可否认地是,倘若辉瑞通过并购的方式染指直销,这将会是给现有直销企业以新的挑战。 链接 1997年,辉瑞于北京成立了管理中心; 2004年,辉瑞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区总部和投资有限公司。 2005年,辉瑞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 迄今为止,辉瑞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逾5亿美元,经营活动遍及50多座城市,在大连、无锡和苏州拥有4座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生产设施。 辉瑞先后在中国上市了包括络活喜、立普妥、威凡、西乐葆、希舒美和万艾可等重要产品在内的40多种创新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