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齐介仑
通过“现金加股票”的方式,国美完成对永乐的最终收购,而顺理成章的是,原永乐董事局主席陈晓顺利入主新国美集团,任集团总裁,而原国美集团董事长黄光裕任新国美集团董事长。
永乐大中风波不止,前永乐员工各种声音不断,融入国美饱受公众质疑,新总裁如何运营新国美,永乐“老大”该如何看待“风波中漂荡”的国美未来?刚刚完成购并的永乐董事长,开门见山便与“黄光裕兄弟受查”相逢,裹胁几十亿永乐财产纳入未为可知的新国美,现在该有怎样的复杂感受?
2006年12月7日,鹏润大厦18层,陈晓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为避免发生观点误读,本段落直接采取对话形式。) 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记者:从永乐电器过渡到新国美集团,不论是对公司架构的理解,还是个人工作的具体性质,似乎都已经发生了某些微妙的变化,您对这样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态演进过程?您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开始实施新的、具体的发展计划的? 陈晓:从永乐家电过渡到国美集团的过程应该是充分沟通后水到渠成的事情。实际上,国内连锁企业在经营模式和发展路径上,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从跨度上讲,国美比永乐更早地涉入了专业连锁这一块,因为它入门更早,在思路创新上就走得更远,能够更多地打破一些老的规则。而且国美和永乐相比,前者涉及的区域更广,网络覆盖更大。而区域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国内市场从东到西的梯度也很大,所以国美的不断拓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标准的运营模式,应该说,国美比永乐走得更快。 但永乐有永乐的特点,永乐成长于上海这样一个特定的市场环境,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面对的就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生态。上海是国内业态最丰富、最发达的地区,这种市场竞争也是最充分的。 所以,回到第一点,首先两个公司经营的商品、所运用的商业模式、呈现出来的企业发展走势等,存在内在统一的天然逻辑。尽管从外部看来存在某些差异,但永乐和国美在组织架构上还是比较接近的。 说到个人工作性质。我和黄总都是真正做事的人,都经历了一个从独立经营再到走入资本市场的历练过程。不论国美还是永乐,企业的海外上市迫使我们在观念上要实现一个私营企业到公众公司的转变,而且说白了,我们都是为公众公司打工,为股东打工,而这样的心态,我想,我和黄总是差不多的。 当然,双方的彼此购并前后,我们自己也是做了某些思路调整的,而在此之前,两公司的海外上市无疑已经为我们两个人的心态调整做了某些铺垫。所以说,在个人心态上我感觉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更多的感觉是,两个公司合并后,我们承担的责任、压力更大了。新国美集团在国内家电连锁市场遥遥领先,但是,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使这样一个领导地位延续下去呢,这是第一。第二,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推动国内家电连锁市场形成一些更为成熟的规则、标准,使整个行业的价值链健康起来。 记者:截止目前,永乐的发展路径似乎可以概括为“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的一个历程,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陈晓:单纯说永乐的话,尽管永乐同样以专业连锁模式获得腾飞,但公司的发展历史不过短短10年,而它在专业连锁上的发展,其实还不到7年的时间。就此,和国美专业化连锁20年的资历相比,永乐还有一定差距。 第二,永乐和国美存在差异性特点。国美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虽然永乐在上海家电连锁市场已经做到龙头老大的位置,但就全国而言,永乐暂时还是一个区域性家电连锁品牌,而国美永乐的合并为永乐走向全国提供了理想的市场机遇,这不单是战略上的互补,更是战术上的互补。 “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的理解,我感觉,是有些狭隘的。你去看看,几乎任何一个国际著名品牌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要走合并与合作的道路。中国的企业现状是:数量很多,个头不大,和跨国巨头相比,规模、力量实在太弱小。而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中国的市场空间、可拓展容量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而这也正是跨国零售企业最感兴趣的地方。对于民族经济来讲,零售市场的风云变幻往往会演绎成为国家发展的命脉因素,而一旦该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那么,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来讲,这绝对不是好消息。通过“现金加股票”的方式,国美完成对永乐的最终收购,而顺理成章的是,原永乐董事局主席陈晓顺利入主新国美集团,任集团总裁,而原国美集团董事长黄光裕任新国美集团董事长。
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才有了国美永乐的最终合并。当然,我们也认为,这个结局并非发展的终结,而且这个行业的整合趋势,也并不只是我和黄总两个人感受到了,而是更多的人都感受到了这一问题,尽管,感受到和亲自投身到变革中去,并不是一码事。因为大家都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要超越自我不是那么简单,但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还在,这是必由之路。
记者:那是否意味着,你已经看淡了合并前后的所谓心理落差,于是,也便无所谓心态的调整问题?或者,你已经认同了这样的一个战略选择? 陈晓:从管理团队来讲,我已经完全认可了目前的状态。具体到员工角度,他可能没有到达足够的认识高度,他可能担心的是自己的就业岗位。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越大,对员工的就业保障就越充分,但每个人的理解大约不同。 还有原永乐的管理团队。与国美合并之后,其实他们发挥才能的舞台更大了。 从股东角度来讲,企业更大了,它的盈利能力强了。 所以,如此说来,从每个点来看合并都是合理的。 当然,人不可能百分之百思维一致,不可能一刀切,某些人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而这些与合并相左的观念,其实是不合适的,是不合逻辑的。 关于恶意竞争 记者:在国美不断成长壮大的同时,国内其他同业者的利润正在被一步步蚕食。而且作为黄光裕曾经的对手,您是如何看待时下其他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不可见光的较量”的? 陈晓:我们要的是消费者的认同和接受,而并不需要竞争对手对我们的认同和接受。至于说其他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不可见光的较量”,从我个人来讲,我不会去太多关心这些东西。 恶意竞争大约分两个层面,其一,现实的价格战。其二,暗中攻讦。一台冰箱卖一块钱,这是价格战吧,你说这个东西能持续吗?企业不能做赔本的买卖,没有任何一个商业企业愿意做赔本生意,活都活不下去了,还搞什么搞?!我不会理睬这些东西,不过,它是找死。 再说恶意中伤 对于竞争环境,我们有自己的想法。首先,企业要真正做强、做大的话,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健全。我们不会因为缺了哪个人,整个企业就会受到影响,果真如此的话,那也一定不是一个健康的企业。所以,我们正在建立一套人才的成长机制,就像韭菜一样,割完以后还可以长出来,这样的话,企业内在的生命力就强大了,这正是我们正在实施的人才计划。人才的再造能力、成长环境很重要,任何一个层次不能依赖单一某一个人,这是我们自我完善的一个措施。这是第一。 第二,如今的社会,没有不透明的东西。透明的营销手段、透明的管理模式,这些都可以模仿。但一个企业要保持领先,就只能不断地创新,要保持创新活力。因为是领导企业,你必须创新,而且市场瞬息万变,别人创新,你仅仅跟在后面,其实已经落后了。{page} 第三,自己调整心态。我们不参与无聊的、无意义的、恶性的竞争,不予纠缠。我们要的是发展速度,没有道理浪费时间。现在对我们来讲,机会成本、时间成本是最为重要的。 至于“明枪暗箭”,那好啊,来吧。我想,那是对我们的一个鞭策,而且企业需要更规范,如果我们做到更规范的话,何必去怕别人怎样呢? 关于“黄光裕受查” 记者:你如何理解媒体的公信力? 陈晓:这个问题比较大一些、比较重一些了。 现在的媒体能做些什么呢,能写些什么新闻呢?真正那些揭露社会阴暗面的,或者说深度比较到位的新闻,还是受到一些监管部门的限制。现在媒体的竞争也很厉害,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吸引眼球的是些什么呢?实际上最多的还是一些娱乐性的东西了。你看看我们家电行业,做得很奇怪,现在行业内的很多东西居然变成娱乐类的内容了。新闻都是从另类的角度切入,而所谓爆炸性新闻,其实却是娱乐类的新闻,而并不是对企业深层次的解剖。我看了看最近的一些新闻,大致把它归为一大类,报道模式已经从严肃的新闻报道转变成娱乐新闻搜索,到处在找所谓的兴奋点。我想,这和我们目前的媒体竞争环境也有关系。包括记者群体,普遍比较年轻,专业化程度并不高。通过“现金加股票”的方式,国美完成对永乐的最终收购,而顺理成章的是,原永乐董事局主席陈晓顺利入主新国美集团,任集团总裁,而原国美集团董事长黄光裕任新国美集团董事长。
有多少人可以摆脱这种浮躁呢?其实大家只要去深入一点,就可以出类拔萃。但大家都不打算去深入。可能这已经形成一种惯性了,到处去找“人咬狗”的新闻。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所以,既然娱乐化,谁的内容爆炸性更强,谁的效果自然就最好了。而且有的题目和内容都是挂不了勾的。 记者:《财经》杂志对黄光裕、黄俊钦兄弟协助公安部调查的报道,对国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目前的状况如何? 陈晓:我记得很早以前就有媒体问过我,实际上,最关心这个问题的人是谁呢?最关心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是我,而不是你们新闻记者。我把永乐这么大的一个企业全部转换成国美的股票,如果我对这个企业没有信心,没有把握,五六十亿的东西等于白扔进去,从经济价值上,我不会做这样的判断。搞不清楚就放进去,这可能吗?这是第一。第二,我感觉,我和黄总都是有事业心的人,我们要做更大的事业,假如说,这不能成为我们共同事业平台的话,我也不会做这样一个决定。(顿一下,语言急促)好多东西我没法跟你谈,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样一个原理,假如我对国美没信心,对黄总没信心,我就不会做这样一个决定。因为我做的这样一个决定,它实在是一个太“巨大”的决定了。国内没有多少人可以把几十亿扔到一个自己没有搞清楚的地方,不单纯是国内,所有人都不会这样做的。所以,我的这个动作,其实已经充分表明我对黄总本人的信心,对这个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记者:那,这个报道是不是基于事实上的解释呢?或者说,它所陈述的事实是否存在呢? 陈晓:(有些无奈,似乎没有预料该怎么回答)这些报道,你是媒体专业人士了,你看看现在媒体的报道,有多少是真实的?很多大新闻都是七拼八凑,拼出来的。针对某件事,能够去深入了解的记者,很少。在这一方面,媒体的专业技能还比较欠缺。(有意转移话题) 我想,我们国美近期可能会出来澄清某些东西吧。我们原来也不想多说这些东西,所谓“越描越黑”。但现在我们感觉还是得出来说,没有办法了。媒体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但我们希望,通过我们这一“说”,真正能让大家认识到,其实大家没必要再胡思乱想,胡乱猜测了,这样对中国的企业没好处,对企业家没好处,对整个经济环境也没有好处。很多东西如同古语所述——“树欲静,而风不止”。本来就没什么东西,风越吹,声音越大,是不是。(苦笑)我想,可能时间会证明一切吧,现在说这些事情也是多余的。 记者:针对这个事情,可能会有一个公开的披露? 陈晓:这个问题还是不要谈了吧。我们也不想去多说了,要说的话,让主管部门去说吧。 记者:正如你刚才谈到的,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策性因素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胡德平先生的一些公开言论,也已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不知道这些言论是否代表了民营企业家的普遍心声? 陈晓:对于这些领导人,我们都不加评论。胡德平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既是统战部副部长,又是工商联副主席。实际上,他从事的工作可能决定了他就要和这些人接触,有更多的感悟。说实话,我们对这些领导不议论。 记者:外界的诸多评论说,他的论言,更多体现的,是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有意偏袒。 陈晓:那不是偏袒,他接触的多嘛,所以感受就多嘛。这些都是有感而发的,如果没感受的话,怎么可能胡说八道呢。他一定是接触很多,感受很充分,忍不住就要说出来嘛。(笑)只是可能其他人的感受没有他那么强烈。我想,是他那种工作环境决定了他的态度。 记者:胡德平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时候,曾经说:清算民企第一桶金就是否定改革成绩。 陈晓:我们不能用不同的政策环境去对照某一件事情,对不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是当时的政治环境允许的,任何企业要成长起来都不容易,而且成长起来后,面对的仍旧是严厉的市场竞争环境。 实际上,我们本质上(本质上?)不去关心这件事情,我们最大的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企业做好,在企业做大做强后,真正提高消费者的生活水平。 记者:近日,有媒体作过关于“黄光裕董事会大清洗、陈晓成为最孤单的总经理”的报道,你怎么看? 陈晓:这是一种很不(无奈的表情)……没有专业素养的表现。两个公司合并以后,在资本市场上,二者已经成为一个公司了,那永乐肯定要退市。我们的时间表就在2007年1月份,届时我们将完成所有的退市工作。退市之后就不存在这些东西了嘛。 但是这个公司目前还没有退市,还有很多手续要办理。而今天,国美已经拥有了永乐上市公司95%以上的股权了,股权结构改变之后,董事会结构肯定要改变,这是一个自然过渡。但凡有点常识的人,对这个问题都能理解。但是,那个财经媒体的所谓报道,我们看了之后感觉真是莫名其妙。 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刚才提到的那个问题,记者太浮躁了,太不专业了,对事情的理解太不够了。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思路,把好端端的事情描绘成另外一个状态。 记者:那,这个事实是否存在? 陈晓:不是说事实不存在,但它本身就是一个过渡过程嘛,是必须完成的一个步骤。 记者:那也就是说,事实是对的,但媒体态度是不端正的? 陈晓:是必然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