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不知道自己的根柢,可以照常开放。 不理会当下各种政治主张,似乎也不会影响你的生活与生意。 但马立诚先生的《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算得上一本有诚意的书,作者按自己的想法去梳理当下的社会思潮,你会看到他设置出的8个抽屉,分门别类的来装填:除了居于主导地位的邓小平思想外,还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 分类是否合理,尚待商榷,但是毕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呈现。因为,对于各种事件,来自各方的“意见领袖”们纷纷发表的见解,许多时候,这些意见往往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结果是太多的意见会让你顾此失彼、黑白混淆,左右为难。 于是,马立诚的努力就弥足珍贵,他在尽量内敛去呈现描绘这八种思潮。他也在前言中说到,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构建有利于思想创新的宽松环境,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经途径。当今中国各种思潮的交流、交锋与交融,是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新气象,也是软实力喷涌的源泉。不说这么宏大的宗旨,最起码,让各种思潮平等交流,有利于面对利益分化、文化多元的现实,就解决当下重大的社会问题达成共识。

他意识到,“中国思想界开始进入一个群雄初起的春秋时代”,但离百家争鸣还不够。其实,这8种“是在当前语境下能够在大众传媒上公开进行论述和博弈的社会思潮”,而非社会思潮的全部。 同时,作为一个分类者,他本身肯定就是某一种或几种思潮的支持者,他是有立场的。他要尽量控制自己的立场。太多的个人好恶,会扭曲对这些思潮的描绘。每一种思潮,其实都是一口深井,有它的体系支撑。中国足够大,你可以为每一种思潮的正确,找到太多的例子来佐证,当然,反向的例子也可以找出足够多。 读这本书,也会给你带来这样的迷思:每一种思潮如果是一条河的话,那么历史上那些关键人物的引导与挖掘,决定了河的流向?还是那些关键人物只是顺河而泳,只是这条河中出色的弄潮者呢? 所以,这样一本书是开卷有益的。当你一一打开这些抽屉,你会发现你熟悉的人,也会发现你自己。整个民众,都在寻找思想,而思想也在寻找民众,最终怎么样获得,这往往就是一个国家最终展现的群体智慧,也是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