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姜奇平
做这样的梦,我不是担心过于荒诞,而是怕过于保守。
作者简介:姜奇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我在深山老林里建立我的“公司”,一边种菜休息,一边联系我在各地的业务。最低级的员工,让他们住在首都忍受空气污染;而高级员工都分布在山中与湖畔。我的“公司”就叫作某某年第二期杂志有限公司,因为它们只需要完成一项工作就可以解散。我不能保证这个团队在完成第三期时,还是不是地球上最合适那一期主题的最优秀的一群。我们彼此只在最合适的那一点上合作。 为了在全球范围迅速排列组合机会,每个公司从生到死最好不超过两个小时。见面问候将变成:你昨天办了几个公司? 我的员工应该挣得比我多,发言权比我大,因为所有变化都由他们靠智慧把握。我只是“走穴”的,我的任务只是一个乐队指挥。如果在家办公还不能保证好心情,我将赞助他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反正他们创意,我数钱。我甚至可以不想赚钱的事,只管修行。我的钱将是修来的,而我修的是让他人幸福之道。 物种起源 让我们沿着历史,走入尚未被管理学家发觉的秘密通道,解开公司进化之谜。 1910年,西尔斯就像歌词里说的那样,徘徊在“那命运月台前面”。他遇到了什么难题?西尔斯是美国最大的连锁零售商之一。当时的西尔斯面临着工业资本主义的一个最大选择:如果选择规模经济,西尔斯必须放弃品种多样化的优势,走专业化道路;如果选择范围经济,西尔斯必须放弃单一品种专业化的倾向,走协调致胜的横向一体化道路。 西尔斯选择的结果是,放弃规模经济,下定决心,做一个范围经济型的企业,横向发展。 小鸡出壳了,天空豁然开朗。 什么My Space、什么Atlas Container、什么Secondlife、什么民主公司、什么Hao123、什么西南航空、什么Google……所有公司,都是西尔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这些状态各异的公司,面对的都是西尔斯在起点上面对的同一个问题,即由“小批量、多品种”派生出的问题,都必须具有“品种越多,成本越低”这个新经济特征,都必然靠电子网络来实现“品种越多,成本越低”;或者用否定句描述:它们统统不可能是工业化大批量大规模制造型的公司。 这些新经济的小鸡,为什么要变得五花八门?因为“品种越多,成本越低”,意味着三件事,第一件是变化,第二件是变化,第三件还是变化。品种越多,变化越多;变化越多,风险越大;风险越大,越要灵活;越要灵活,越需信息。 MySpace为性格各异的成千上万人服务,成本不需要上升成千上万倍;由于变化的风险来自一线,Atlas Container给知本化的员工以最大的权力;Secondlife让消费者参与生产,降低多样化带来的成本……这不过是公司面向“杂多”这种变化的最自然的反应。西尔斯因为没有把范围经济发展到互联网阶段,而最终陨落了;但千万个电子西尔斯,从蛋壳里冒了出来。 因此,光荣仍然属于创建于1886年的西尔斯,它是我们这里所有这些变革的源头。 公司积木的萌动 用积木来比喻组织,可以让你在想象公司进化的时候,快速入门。 当我们把积木扁平地排成一行时,学者把它叫做市场;当我们把积木一行一行像金字塔那样垒高时,学者把它叫做企业;当我们把这个金字塔推倒贴在地面,学者把它叫做网络。 网络时代的组织,既具有市场的扁平化特征,又具有企业的结构化特征;而当我们像洗麻将一样,将这些平铺在地的积木,随意排列组合时,它像什么?对,就像电子七巧板拼成的一刹那一样:它四下闪烁着光芒,开始具有了生命! 经过漫长的机械化时代的黑夜,组织终于灵魂附体,看到了光明。当变革像水一样无所不在时,有机化的组织及时变成了鱼。 鱼儿向东游,鱼儿向南游,鱼儿向西游,鱼儿向北游。 这首中国古典歌谣,形象代表了企业获得解放时的喜悦心情,鱼儿向东游,变成了My Space;鱼儿向南游,变成了Atlas Container;鱼儿向西游,变成了Secondlife;鱼儿向北游,变成了Google。无论企业变幻成什么样式,变幻得多么不确定,有一点却是可以明确肯定的:它们都是向着越变越活、而不是越变越死的方向变化。 说组织(而不是人)“越变越活”,从学理上说,这是“社会有机体”论的主张。认为组织也有生命,也像生命那样进化。孔德与斯宾塞是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的首倡者。真正把生物进化思想引进经济学,探究企业生命活力之源的“经济生物学”,当首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此后,艾尔奇安、纳尔逊、温特、普利高津、波特、瑟罗等人,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方向的理论。 工业化时代的人普遍认为,组织跟建筑框架一样,都是死的。死意味着力量,所谓机械化,就是死力量的意思。工业组织理论的最高逻辑,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死就是力量。”以能源为动力,是机械组织以死为美的原因。我们把以死为美,称之为科学管理。意思是,最科学的管理,把人管得不像活人,而像机器;只有把人的灵活性去掉,组织的战斗力才最强。组织一“死”,就会缺乏变化,公司的积木就固定化了。 当知识成为经济的动力时,“活”就成为组织的力量所在。培根曾说过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活就是力量。因为信息化的本质,就是生命化;生命化的本质,就是信息化。信息技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是性质一模一样的同一场革命。革命的目标,都是把社会组织从“死”组织,解放为“活”组织;而技术基础,同样是信息(即DNA)的编码解码、录入播放、传播变异。 公司积木的萌动,正是从企业DNA(信息)的激活开始;公司的破壳,使它从一个无生命的鸡蛋,变为有生命的小鸡。当公司破壳而出时,蛋黄积木、蛋白积木不再机械分离。它们继承了社会有机体论的光荣传统,孔德、斯宾塞、艾尔奇安、纳尔逊、温特、普利高津、波特、瑟罗在这一刻灵魂附体。它们不是一个积木在战斗,它已经变成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