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中国股市泡沫的成因上,基于赌性说和赌场论的两种不同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不同,所主张的对策也就大相径庭了。
黄湘源
在外国人看来,中国股市骨子里流行的都是反映黄种人嗜赌本性的赌博文化。这种貌似深刻的分析结论,实质上不过是把现象当本质,并未真正触及中国股市泡沫的本质。 海外媒体对中国股市的泡沫似乎比本土人士还要关心,但对泡沫成因的研究上,除了人云亦云地重复“全民炒股”的陈词滥调之外,更多的说法是将所谓的“全民狂躁”归咎于“赌性”,不免失之于隔靴搔痒。 在他们看来,不管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香港的股市,骨子里流行的都是反映黄种人嗜赌本性的赌博文化。这种貌似深刻的分析结论,实质上不过是把现象当本质,并未真正触及中国股市泡沫的本原。 “结构性泡沫”的说法虽然替代了赌性说,但归结到泡沫成因,“结构性投机”同赌博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只有程度上的区别,本质上说的则是一回事。也许中国股市某些官方人士的内心深处也是非常欣赏赌性说的,只不过碍于面子上的民族尊严,不好公然认同这种似乎有伤国人感情的观点而已。 其实,如果投机炒作垃圾股是“结构性泡沫”,难道投机炒作蓝筹股就不是“结构性泡沫”了吗?实际上,垃圾股股价的估值也是以蓝筹股为蓝本的,只不过蓝筹股的估值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尚有一定的业绩加相应的增长预期为基础,而垃圾股的翻身预期则更多地带有推理想象的成分,被提前当成了未来的蓝筹股进行了过度的透支炒作。它们之间的区别充其量也就是水上浮萍和空中风筝而已。 “结构性泡沫”说的提出,把人们寻找股价泡沫基本成因的视线转移到股民的投机嗜好,同时,也用投资者教育的迫切性取代了对股市本身定位调整制度改革机制转换的重视。最近的直接表现就是突如其来的印花税上调。对投资者突然猛击一掌,让一直只涨不跌的股指“飞流直下三千尺”,数万亿市值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但是,这种强制性的教育除了让人痛感政策市的威力之外,对于“结构性泡沫”则无损一根毫毛。千夫所指的ST和权证的疯狂炒作并未偃旗息鼓,而期望中的蓝筹股恢复性上涨也并未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牛气冲天。摁下葫芦浮起瓢,“结构性泡沫”依然还是“结构性泡沫”,只不过在各个结构成分的相互关系上却越来越显现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系统性特征。 离开了对股价形成机制的分析,无论是掩耳盗铃的“结构性泡沫”说,还是以人性曲解股性的赌性说,都不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相比之下,恐怕还是吴敬琏老先生几年前就曾提出的赌场论更为接近事情的真相。 吴敬琏在2001年年初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中国的股市很像一个赌场,而且很不规范。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你不能看别人的牌。而我们的股市里,有些人可以看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诈骗。做庄、炒作、操纵股价可说是登峰造极。 平心而论,吴敬琏只是从交易机制的角度指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对于为什么“中国股市的股价畸形的高,因此相当一部分股票没有了投资价值”,他也没有能真正说到点子上。 由于政策定位于利用股市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并且政府也可以直接参与股市博弈,中国股市无法不成为一个特定的圈钱寻租场所,而且随着股市的加快扩容,还拼命地引进和创设一系列有利于活跃资金的手段来刺激交易的加快,甚至对利益输送和内幕交易大开其方便之门。这样的一个市场,就是赌场。 赌性说和赌场论的共性都是赌,但前者说的是人的问题,而后者则是制度问题。股价泡沫,并不只是股民的问题,本质上是股市的制度问题,说到底也就是赌场问题。赌场问题不解决,赌性不可能不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