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泽州县商业街转让 流动性过剩真相晋城地区商业银行实证分析



作者:文/刘香叶

  对山西晋城地区信贷资金供求矛盾的分析显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是相对的、结构性的过剩,必须通过结构性调整进行解决。

  目前,山西省晋城区域银行业流动性充裕只是金融运行的表象,是结构性过剩而非资金绝对过剩,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运行的不协调性增大,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失调矛盾加剧,社会改革与银行改革不配套。

  现状及特征

  2006年底,晋城市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9家。其中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1家,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1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机构1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在此不作分析,重点对商业银行5家分支机构和2家法人机构的流动性(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特点进行分析。

  ■银行资金过剩与经济发展

  资金短缺并存

  从银行系统看,辖区流动性呈以下特点:

  *存差越来越大。晋城市自1989年首次出现存差1.61亿元之后,存差规模不断扩大,存差与各项存款占比不断提高。截至2007年4月底,存差达375.38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额的56.82%。

  2002~2006年,全市存差年均增速为31.74%,比贷款年均增速高14.83个百分点。

  *存贷款比例越来越低。截至2007年4月底,辖区银行业机构存贷款比为42.96%,和2002年相比下降了10.55个百分点。其中,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为36.85%,和2002年相比下降了11.13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存贷比仅为24.05%,和2002年相比下降了22.4个百分点。

  *国有商业银行存于上一级行的资金越来越多。截至2007年4月底,4家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约200亿元(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和清算往来款),占其各项存款总额的52.22%,占全市各项存款总额的30.3%。从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看,目前,辖区的信贷市场并没有发生质变,仍表现为卖方市场,银行信贷资金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且缺口越来越大。一方面,从市到县各级政府均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找不到符合上级行规定的贷款条件的企业,贷款放不出。

  据对晋城市50户中小企业的调查,45户存在流动资金缺口,贷款满足率仅为10%。辖区陵川县2000~2006年新上工业技改

  项目47个,其中银行贷款需求55638万元,截至2006年末,银行共投入贷款2000万元,信贷资金到位率仅有3.59%;而2006年末,陵川县却有存差14.4亿元。综合看资金供需情况,给银行的流动性定义为“过剩”有点牵强。

  ■国有商行资金过剩与法人机构

  资金不足并存

  截至2007年4底,晋城市银行业存贷款比例为42.96%,比《商业银行法》规定的临界值(≤75%)低32.04个百分点,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36.85%,低于临界值(≤75%)38.15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存贷比48.9%,低于临界值26.1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存贷比69.08%,和2002年相比提高了6.3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值5.92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存贷比70.87%,低于临界值4.13个百分点。

  以上数字表明,晋城市流动性过剩主要体现在五家商业银行;法人机构并不存在此问题,相反,一定时段还曾出现资金紧张。2006年8月,由于煤矿煤炭资源价款集中上缴,晋城市城市商业银行出现了流动性暂时不足的情况,从太原民生银行拆入1亿元。后来又从货币市场拆入1.9亿元。

  流动性过剩成因

 ■利差过高

  银行业处于垄断地位,利润率较高。以一年期基准存贷款利率为标准,存贷款利差由1996年5月1日的1.8%一路上升到2007年3月18日的3.6%,如果按辖区商业银行的实际执行利率计算利差更高。2006年,晋城辖区金融机构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77%,利差高达5.25%,而西方国家银行一般在0.5%~2%。受利差扩大因素的影响,2002~2006年,辖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呈下降趋势,收益却呈上升趋势。以工商银行为例,存贷比由2002年的57%降到2006年的44.22%,同期实现利润却由3878万元提高到21063万元,人均利润由5.41万元提高到29.71万元。

  商业银行上存资金收益过高,也抑制了基层银行放贷积极性。2006年,辖区四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上存资金利息收入达67839万元,占贷款利息收入的87%,占其收入总额的49%。目前,商业银行县级支行基本上成了“食利阶层”,主要靠上存资金获取收益,从商业化运作来看,本无可非议,但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来看,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外,国内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可获取1.89%的利率收益,超额准备金可获取0.99%的利率,仍高于活期存款利率,也可以获取少量利差。

  ■信贷管理体制不畅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上市,促使其树立和增强了资产质量、风险管理意识和“资本约束资产”的新理念,也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发展不和谐的音符。

  银行内部各环节改革不协调,贷款审批流程过长影响了效率和营销质量。目前,商业银行从介入企业调查到贷款审批完毕,一般需2~3个月时间,有的长达5~6个月。

  授信管理过慎,激励与风险管理机制不对称,遏制了基层信贷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为了防范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将信贷审批权集中在一级分行,除质押、贴现等一些风险很小的贷款外,县支行和多数二级分行没有信贷审批权限。同时,商业银行对信贷人员的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权利与责任明显不对称。信贷管理过于强调风险,加之外部诚信环境不佳,基层商业银行许多信贷人员“惜贷”甚至“畏贷”,影响了贷款的营销。

  ■消费需求增长缓慢

  消费需求长期落后于固定资产投资,居民强烈的储蓄欲望使大量资金沉淀于银行体系。2002~200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绝

  对额和增速均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近年来虽有增长加快的趋势,但仍远落后于投资的增速。近几年辖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大幅下滑,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截至2007年4月,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6亿元,和2004年底相比下降了1.81亿元。

  ■经济结构性失衡

  中国经济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使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将大量的信贷资金集中于晋城矿务局、兰花集团、阳电等辖区一些资金较为宽裕的大企业,对于发展资金紧缺的中小企业和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却紧闭大门。2006年末,晋城市最大10户贷款企业的贷款余额为112.73亿元,占全市贷款总额的43.29%。其中:煤炭、化工企业为9户,贷款余额就为104.9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0%。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投融资体制下,经济结构和信贷结构关联度相当高,互逆效应十分明显,信贷结构的不合理进一步恶化了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这是银行产生流动性相对过剩的真正根源。

  ■本地产业结构特征因素

  晋城市是一个以煤炭、冶炼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产品初级、经营粗放等结构性矛盾,一直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单一的资源型产业结构现状与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及政策取向间的磨擦进一步加大。

本地企业规模偏小,各商业银行信贷均倾向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上市公司。截至2007年5月,晋城市共有煤矿447座,符合商业银行贷款条件的年产量60万吨以上的煤矿仅有5座。即便是晋城市名闻全国的“兰花炭”,产品虽然供不应求,但也由于煤矿规模较小,大部分商业银行不予介入。占有原料产地优势的冶炼业,全市300立方以上的高炉仅5座,同样也由于企业规模小得不到银行的支持。

  辖区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2006年,晋城市煤炭业的加工转化率仅30%,且95%以上为洗选产品,高附加值的煤炭转化产品基本没有。而一些基础产业和非生产领域的市场需求又有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对其经济支持的力度。

  政府不科学的调产政策,加大了贷款风险。2000年,某乡政府号召农民种植蔬菜,信用社贷款300多万元支持农户建设大棚150多座。2003年,有关部门在大棚蔬菜区中心建设了一个铁厂和一个化肥厂,由于环境污染,给蔬菜种植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困扰,农民赔偿要求得不到解决,致使信用社贷款大部分沉淀。

  化解流动性过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治理自然也应以结构性调整为主。

  ■树立科学的风险控制理念,改进信贷管理体制,创新贷款品种。

  商业银行在调控资源配置上具有独特优势,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各金融机构要提升社会责任意识,来强化创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转变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理念,不能一讲风险控制就紧缩信贷。金融产品的开发要在认真研究经济主体的运行规律和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资金和市场发展的实际,在更宽阔的思维下进行风险控制和产品设计。

  *缩短决策链条,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各商业银行总行每年可拿出一定比例的贷款审批权,下放于二级分行和县支行,单笔贷款额度在500万元以下的,可由地市级机构审批,并向省级机构备案。这些措施不仅能很好地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也能调动基层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贷款效率和贷款质量。

  *改进授信管理办法。在评估授信额度时,不能仅考虑企业过去的财务指标,还应将发展因素考虑在内;不能光考虑企业的净资产或不动产,还应将信贷增加后企业销售收入扩大等因素考虑在内。对于企业信息充分、信用记录良好的小企业,可授予一定的贷款额度,在此额度内,按零售业务实行柜面式操作。

  ■拓宽信贷领域,加快信贷结构调整。

  客观地看,信贷市场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金运用的主渠道。目前,商业银行应重点培育以下三个市场:

  *消费信贷市场。2006年底,辖区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仅占贷款总额的0.91%,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各商业银行应主动适应社会消费需求转型的需要,进一步加大消费信贷拓展力度,特别要打造银行个人按揭贷款品牌,做大做强个人按揭贷款业务。

  *中小企业市场。国有商业银行要在总行和各级分行设立独立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部门,并根据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量身定制“速贷通”和“成长之路”等信贷服务产品。对资信良好、产供销状况稳定的中小企业,推广使用商业汇票、信用开证、贴现等业务,支持企业扩大票据融资。

  *农村金融市场。应限定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存款返还农村市场的比例。各金融机构要贴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创新开发新的信贷工具。积极探索财政政策跟进后,信贷政策的跟进方式和退出方式,研究如何配合财政政策支持农村通水、通电、通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新型承贷组织的贷款方式,大力支持农业走产业化的路子。积极探索粮食、生产资料市场放开后,适合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下的粮食收购、大件农机具的贷款新方式。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新的金融消费主体服务需求的前瞻性研究,特别要在信贷、结算、中间业务等区域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群体的金融消费需求。

  ■建立健全支持弱势产业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

 晋城泽州县商业街转让 流动性过剩真相晋城地区商业银行实证分析
  弱势产业的信贷风险大,让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金融机构为其超额风险买单,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目前,农村金融和中小企业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制度机制建设不到位。为此,必须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建立财政激励和补偿机制。国家可对特定项目的农业贷款和特定条件的农户贷款,实行财政贴息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贷款”实行贴息政策,对创业者给予小额贷款和贴息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

  *降低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的营业税率,对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涉农金融机构实行减免所得税政策。

  *建立货币政策的引导扶持机制。人民银行一方面要发挥货币政策的引导作用,运用积极的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弱势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对吸收农村闲散资金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方向和比例进行适当的限定,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扶持和管制的双刃作用。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重点发展中小企业互助性质的会员制担保机构,可以借助行业协会或商会等组织,牵头成立行业内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鼓励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对于政府出资或参与的担保机构,应着重落实财政担保基金的补偿机制。

  ■制定完善有关征信法规政策,加快征信体系建设。

  当前,交易成本过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经济主体(企业、银行、个人)胆敢践踏信用,主要原因是中国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信用信息分散在银行、公安、税务、街道等各个部门,没有统一采集信用记录的机构,使得不守信用的主体得不到制裁,最终造成整个社会信用恶化。

  *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完善法制环境。要加强对金融机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披露和信息质量标准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评级业务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对评级结果使用范围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要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基础,联合工商、税务、技术监督、人事等政府职能部门,建成集银行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于一体的信用信息中心,实现信用信息共享。

  *以个人身份证号、法人代码为主线,建立信用查询库。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督体系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晋城市中心支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8145.html

更多阅读

相对流动性过剩与经济转型及金融重构 互联网金融转型

无论对于媒体还是专家,流动性过剩的流动性,业已过剩。一切经济现象,只要被贴上流动性过剩标签,就被描画成洪水猛兽。然而,竟无人追问,这棒杀一切的流动性过剩,真是矛盾之根本吗?以水为喻,河伯之水注于小泽,流动性过剩泛滥而洪水滔天,若注于大海

第16节:流动性过剩--都是钱多惹的祸

系列专题:《日常生活中的迷局:经济学的诡计》  流动性过剩--都是钱多惹的祸  我们只听说有人为没钱而发愁,很少听到有人为钱多而发愁。而从宏观角度考量,钱多有时还真的不完全是一件好事。现在就让我们从"流动性过剩"入手来看看"钱

银行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如何“变废为宝”

站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来思考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其实短期内根本没有根治的良方,因此当下唯一的选择就是如何让过剩的资金供给“为我所用”。   今天,A股旺盛的做多动力将会迎来一次严峻的考验:建设银行将登陆A股市场、中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应对银行流动性过剩

  Excess Liquidity and Tackling Strategy  文/俞 玮  银行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严峻问题,即使是在2007年下半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中仍出现银行流动性过剩与资金不足同时并存,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问题不在于流动性过剩而在于出口有限

对于加息问题,实在的说我是个狂热的加息份子,虽然我从来都认为加息不可能是我们经济过热的治本之法,当前有一种很主流的观点就是,我们的饿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资产流动性严重过剩,这个观点我是不能够认可的,我个人认为,事实是

声明:《晋城泽州县商业街转让 流动性过剩真相晋城地区商业银行实证分析》为网友学渣要逆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