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大范围使用清洁能源汽车的国家,因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包袱相对小一些,改善环境的需求迫切
作者:吴建民
气候变化是今年国际上讨论最“热”的话题。可以预期,在今后几年或十几年,随着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恶果的增加,要求采取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也会增大。中国是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高速增长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中国今天已经是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一些国际机构的研究声称,中国将很快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排放大国)。中国所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承受压力会感到不适,当然不好。但是,天下的事情总是有两面,在压力增大的时候,中国人也面临着机遇。从目前情况看,至少有两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机遇: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2006年中国GDP总量达到2.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总量的5.5%,而能源却消耗了24.6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能源消耗的15%。这个数字表明中央所一再要求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何等的及时和重要!中国能源的利用效率太低了,这就是我们粗放的增长方式造成的结果。 要求减排的国际压力在增大,怎么办?中央所要求的节能减排、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唯一的出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需要技术,日本能源利用效率是中国的10倍,欧洲是中国的6倍,美国是中国的4倍。为此,发达国家应当以发展中国家可以接受的价格向中国转让技术,不仅向中国转让,也要向印度、巴西等国转让。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为了拯救地球。这样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第二,产业发展的机遇。以汽车工业为例,中国的汽车工业在迅速发展,汽车数量在迅速增加,已经成为重要的污染源。拿北京为例,北京的空气质量在不刮风的时候是不好的,看不到蓝天。乘飞机在北京着陆,可以看到在北京上空有一个“大锅盖”形状的污染云层。北京空气的污染主要是现有的320万辆机动车排放尾气造成的。320万辆汽车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如果有一天北京的汽车发展到500万辆、1000万辆,北京的空气质量又会糟糕到何等程度?!显然,用清洁能源的汽车是必然的选择。这种形势就为使用清洁能源的汽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曾经出现过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第一架螺旋桨式飞机是1903年出现的,随后风靡全球。世界上最早提出喷气推进理论的是法国的马可尼上尉和罗马尼亚的亨利·康达。1939年8月,德国成功地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值得注意的是,后来大批制造喷气式飞机的不是原来制造螺旋桨式飞机的厂商。为什么?因为螺旋桨式飞机的制造厂商为研制这种飞机花了巨额投资,要转而生产喷气式飞机就要放弃已有的投资,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后来取代他们的是一批没有既得利益包袱的、不造螺旋桨式飞机的厂商。 今年六月,我到法国出席一次国际会议时,法国人对我讲述了这个飞机发展的故事,然后对我说:中国可能面临着一个大机遇。中国的汽车工业虽有了巨大的发展,但远不及世界上的几个主要汽车制造商。中国最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大范围使用清洁能源汽车的国家,因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包袱相对小一些,改善环境的需求迫切,完全可以发展清洁能源的汽车,不仅供应中国市场,而且可以出口到全世界。(作者系外交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