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琳
在福布斯中文版评出的2005年中国名人榜中,赵本山以年收入1300万元人民币的身价榜上有名,在100位中国文体界名人中排名第14位。这一结果使人们疑惑:仅凭赵本山为人所熟知的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王”的身份以及一年出一部小品的速度,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达到年收入逾千万这一令人咋舌的数字的。于是,赵本山作为商人的一面渐渐浮出水面,为世人所关注。
原来,在小品艺术家和影视剧演员两种身份之外,赵本山还一直是一个经营有方的成功商人。他运营着数个“二人转”剧场,在东北地区的知名度相当高,几乎每个剧院都天天爆满;在沈阳,他有自己的艺术学校;他有自己的影视公司,有自己的制作班底,每年都要投拍影视剧;去年,他又曾经入主辽足,出任辽足俱乐部的董事长……这一切,都让赵本山的身份越来越复杂和扑朔迷离了。 全新打造“绿色二人转” 在东北民间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二人转”表演,由于浓缩了东北人粗犷、豪放和诙谐的个性特征,通俗幽默、欢快俏皮、集说唱舞念耍于一身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早在1997年,本身就是“二人转”演员出身的赵本山便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种草根艺术的开发价值。东北地区有着数不清的“二人转”民间艺人,而“二人转”又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果把这个资源加以好好开发,将“二人转”推向全国,肯定能够赚钱。于是,赵本山就把“二人转”纳入了自己的产业,先后在沈阳、长春、天津等地开办了多家“刘老根大舞台”,进行“二人转”演出。并借助自身的影响力,利用上春晚演小品的机会,为“二人转”大打广告。 在赵本山的苦心经营下,东北“二人转”近年来红遍了大江南北,不仅成为东北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显著标志,也成为了一个令全国人民瞩目的新文化现象。“刘老根大舞台”的几个剧场均形成了天天有演出、场场都爆满的火爆景象。另外,今年2月,赵本山又踌躇满志地推出了跨过黄河、打过长江的“东北二人转全国巡回演出”的大策划,计划演出100场,着力打造2006东北“二人转年”,将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然而随着东北“二人转”在全国越来越火,不少人包括部分专业人士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二人转”演出中存在许多不文明现象,演员们为了取悦观众,经常讲一些荤口、黄段子,因此,对“二人转”这种低级庸俗、格调不高的艺术形式不应大力提倡。对此,赵本山提出了“绿色二人转”的概念。他指出,低俗、粗俗、庸俗一直是悬在“二人转”头上的“三把刀”,要想使“二人转”走向全国,就必须彻底改造以往老模式中的不健康因素,坚决抵制脏话和荤段子,着力于以幽默和绝活表演为看点,变“黄色二人转”为全新的“绿色二人转”。 对于“绿色二人转”,他所下的定义是:“不失去其本色、不失去其母体、不失去其大俗、不失去其黑土地上的魅力的二人转”,“既不失去生活的原汁原味,又让人看着不低级、笑得安稳,什么人都可以进去看”。他的这一倡导对于改变“二人转”难登大雅之堂的负面形象,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重新焕发生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投资影视剧传奇 当许多明星利用春节联欢晚会出名后到处走穴赚钱时,赵本山却凭借着春晚这个平台的影响力,另辟蹊径,搞起影视剧来。应该说,从表演小品的笑星走向影视剧的演员兼导演,赵本山这一步的跨越是成功的。2002年,当他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刘老根》在央视一套播出之后,立刻产生了轰动效应。人们发现,虽然这部电视剧在艺术上尚有许多值得推敲之处,但它却以并不讨好的农村题材上演了收视率的奇迹,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之后,赵本山一发不可收拾,又先后自编自导了《马大帅》、《刘老根2》、《马大帅2》等多部电视剧,且都取得了同样火爆的效应。据悉,《刘老根3》、《马大帅3》的剧本也都已出炉,预计不久将投入拍摄。 与一般做法不同的是,赵本山的影视剧一般不用大腕明星,而大多雇用东北本地的业余演员。对此,他曾经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我的原则就是用自己人。除了个别专业演员,其他都是非专业。非专业演员开始拍起戏来很难,但他们没有任何表演痕迹,我们追求的就是这种自然。”当然,具有商业头脑的赵本山也不仅仅是从艺术角度来思考非专业演员的优势的,他的计划是通过影视剧,使这些非专业演员成名,然后再回到他的舞台上去唱“二人转”、演小品,利用明星效应赚取更大的回报。 2006年3月10日,赵本山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他将在沈阳棋盘山建设“沈阳本山影视基地”,影视基地将再现一百年前与北京天桥、上海城隍庙齐名的沈阳北市场当年的盛景。据报道,该基地占地300亩,预计在今年“五一”正式开工,“十一”建成。届时,将以上世纪三十年代北市场大观茶园为中心,选择清代末期、民国初年、沦陷时期、国民党政权年代和建国初期各个历史阶段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重现老北市小天桥、大观茶园、云阁电影院、三江书局、三合盛包子铺、“第一泉”浴池、镖局、跤场等当年有名的40多个景点。基地建成后,赵本山的最新电视剧《北市场》也将在这里进行拍摄,原汁原味地再现老北市场当年的风貌。 由此看来,影视剧对于赵本山来说决不是简单的“玩票”而已,他已经在这个领域身兼演员、编导和投资商数职,开创出自己小品表演之外的另一片广阔天空。建立艺术学院自育英才 赵本山还有一重鲜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本山艺术学院的校长。一直以来,赵本山都希望能在沈阳建立一所艺术学院,用来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同时将传统的东北“二人转”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北京、沈阳众多与赵本山有合作意向的学校中,他最终选择了辽宁大学,成立了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该学院为艺术类全日制本科,由赵本山出任校长,由辽宁大学提供宿舍、部分师资以及其他办学硬件。几经发展,本山艺术学院已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独特新颖、生动活泼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缩短了课堂与舞台的距离,为影视剧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演员。赵本山自编自导的系列影视剧中的部分演员就是从这里挑选出来的。 投资教育是赵本山构建文化产业链条的基础。赵本山本着培养人才为我所用的原则,使得艺术教育产业为自己的其他产业输送了大量的艺术人才——本山艺术学院的优秀学生可以到“刘老根大舞台”接受观众的检阅,也可以在影视剧中担当重要角色。本山艺术学院的建立,让赵本山最终拥有了以演出业为主,以影视制作业为依托,以艺术教育业为基础的全方位文化产业,使赵本山在商界的开拓成为名人经商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