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郑伟
新东方在纽约证券市场的上市,被风险投资家们看作是一个里程碑,其标志着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正在由以往的TMT(电信、媒体、科技)尤其是IT类公司,逐渐转向消费等传统领域的企业转移。
新东方的蝴蝶效应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之一,中盛投资集团投资专家杨永强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做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培训公司和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以消费经济为驱动的传统企业,新东方的上市,拉开了中国以消费为卖点的传统企业的上市序幕,做为第一家,新东方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而如家紧随其后在纳斯达克上市更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发售了7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开盘价为22美元,高出发行价15美元约46.7%,融资额为1.125亿美元。新东方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敏洪在现场激动地高呼:“我们成功了!”新东方成了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培训公司,同时它也算得上是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以消费经济为驱动的传统企业。 杨永强表示:新东方的成功上市突破了两个主要的政策壁垒:一个是2004年4月1日,《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实施,使得国外VC敢于直接试水中国的教育产业,这样才有了老虎基金的进入。另一个是2006年8月8日,商务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并于9月8日施行。 这之后,离岸中心设立壳公司,再以境内股权或资产对壳公司增资扩股并收购境内企业的资产,或以境外壳公司名义曲线到境外上市的中国“红筹”公司都会被严格地监管,此规定加大了中国概念股海外上市的难度。 但新东方在9月7日即成功挂牌,可谓幸运地搭上了最后一班车。 伴随着TMT行业投资竞争逐步加剧,新东方作为传统经济的代表,能得到海外投资人的认可,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资本从TMT向传统领域的拓展,而消费产业是传统经济最具投资潜力的机会点。所以以中盛为代表的分析人士认为,投资重点在逐步向消费产业转移,这包括:教育、医疗健康、文化体育、娱乐经济、旅游、快速消费品、能源等方面。 “人口红利”和收入结构调整其实早在2005年9月,由消费升级带动的一轮行情就引起了投资者的高度重视,其中消费类个股表现相当出色,古越龙山和万家乐A等个股涨停,消费升级题材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新一轮行情的关键动力,在赚钱效应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消费类题材的炒作就已面临全线升温。 上世纪60年代的高生育率带来的婴儿潮使中国从90年代开始逐渐享受到了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起飞。这一年龄段的人口目前正逐渐度过高储蓄期,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消费支出的高峰期一般在40-50岁左右,这也意味着,2010年前后的10年将是我国消费增长最快的时期,现阶段的消费增长正处于高峰期的开端。 在人口转变的过程中,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即:“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人口的社会负担相对较轻。这一被人们称为“人口红利”的现象,正是推动我国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另一方面看,目前我国仍处于高积累的重化工业化时代,消费占GDP比重仅为4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在70%以上。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水平逐步向发达国家靠近,高积累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必须通过扩大消费促使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在这一阶段,消费增长亦将显著快于经济总量增长。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还有一个关键词令我们不能忘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已成为政策选择。 随着居民收入结构的调整,那些以低购买价格与高需求弹性产品为主,具有较大消费群体基础的行业将获得更为有利的经营环境,其增长前景更为广阔。由此看,乳制品、服装、日化、小家电、旅游以及零售百货等行业发展空间广阔,特别是其中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有望实现爆发性增长。 我们注意到,类似苏泊尔这样具有良好成长性及品牌优势的公司能吸引法国SEB以超出二级市场的价格收购,说明国际投资者也注意到了国内消费品市场的真正潜力所在。 在“人口红利”、收入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预计未来我国消费增长速度将显著快于经济总量增速,消费升级投资主题仍然值得重点关注。 而这一变化又怎能逃过嗅觉敏锐的风险投资商的眼睛?从这个角度来说,新东方的海外上市仅仅只是推倒了消费领域里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而已。 杨永强表示:“到目前为止,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投资还是相当强劲的,国家的宏观调控其核心是调整投资结构,这样才有利于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风险投资作为投资的一种形式,在中国表现出强劲的动力,相信大家都能看得到。” 纳斯达克中国布局 2006年,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年。在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在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中国企业IPO的身影。伴随而来的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创造的财富神话,在纽约上市的无锡尚德从发行价15美元最高涨至45.95美元。 在海外市场的眼中,中国似乎成了“快速增长的财富”的代名词,而在中国企业眼中,海外市场也充满了魅力。 “上周,一位外国朋友告诉我,纳斯达克中国办事处已经获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认可,也经过纳斯达克公司董事局的批准,不久将登陆中国。”杨永强表示:“中国继日本、欧洲之后,开设纳斯达克办事处,表明国外证券市场对中国市场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代表中国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掀起过几次赴美上市的热潮,不少企业成功的登陆到了美国资本市场。但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企业,通过IPO(首次公开发行)方式成功上市的,一般是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诸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或者有风险资金参与的知名私企或股份制企业,如盛大,51job,金融界等等。 而对于很多其他在美国证券市场登陆的中小企业来说,IPO方式是他们望尘莫及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规模和财务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的强烈偏向性几乎不可能为中国中小企业承销IPO(即使有些企业达到了纳斯达克资本市场或全球市场的上市基本条件)。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采用反向并购(Reverse Merger),俗称买壳上市方式的,占了绝大部分。 杨永强告诉我们:“过去7年,中国内地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已达33家,大多是科技、网络公司。但整体上科技、网络公司只占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量的28%。现在,纳斯达克已发展到8个行业,比如金融、生物制药和医疗保健品、大众消费等等。对于中国公司来说,更有巨大的发展机会。纳斯达克从一开始就采用完全电子化的交易,完全透明的竞争方式,以效率和客户为最大利益目标。所以,我们也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能选择纳斯达克。” 根据中盛投资集团分析员的分析和研究汇总,2007年电信及其终端、新能源、医疗健康等都将是其关注的热点,而其中,连锁医疗服务、连锁快餐等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对VC来说,协助更多的中国企业登陆纳斯达克似乎也是他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