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利益关联方、孤立地赚取利益的观点和行为,将为“中国制造”的国际命运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因素。
文/梁立邦(汇才Tophuman执行总裁)
近来,“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经历了多事之秋:3月份,16只美国猫狗因食用了含有中国原料的宠物食品而死亡,造成了所谓“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宠物中毒事件”。美国纽约食物实验室宣布他们从中国进口的宠物食品麦麸中,发现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三聚氢氨,消息立刻引发了德、日、韩等国家对中国产品安全的集体声讨。随后,中国的牙膏、海产类食物、轮胎等产品都因为质量安全问题,遭到了同样的待遇。 事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结束,中国产品受怀疑的范围逐渐扩大,7月18日开始的三天,是让中国的企业家们印象深刻的“黑色三天”,来自中国的烘烤炉、吸口杯、电筒、气泵、微波炉、童鞋、童椅、玩具等受到检疫,中国出口产品不断地登上欧盟地区的消费黑名单。短短半年时间里,中国制造的产品在西方社会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 玩具召回事件再一次将“中国制造”的国际命运蒙上了阴影。8月2日,美国最大的玩具制造商美泰公司,其下属的费雪公司向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提出自愿召回约96.7万件中国生产的儿童玩具,召回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产品的油漆金属铅超标。8月14日,美泰公司宣布,将第二次召回由中国生产的玩具,涉及的产品多达900万件,召回的理由是产品上附有的磁铁可能会造成儿童吞食,或磁铁中可能会带有含铅的物质,至此,美泰公司已经召回由中国生产的玩具多达1000万件。 这一系列针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的指责和“封杀”,已经对中国的相关企业造成了严重打击。同时让“中国制造”这个国际商标的声誉在不断受到严重挑战,为“中国制造”产品的长期国际竞争力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搀杂了很多复杂因素,其中少数是因为产品质量的问题,更多的因素是与贸易摩擦有关,专家们认为这与国际贸易里面的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对这些事件的产生应该有更清醒的认识,明确企业自身的角色和责任,采取积极的行动来维护“中国制造”这个金字招牌。诚然,政府是解决贸易摩擦、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角。但是,政府不能替代企业,企业更别期望将所有的事情交给政府去完成。运用政治力量为中国企业创造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通过制定政策来营造的公平的国内竞争环境,这才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塑造“中国制造”品牌的主角是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 遗憾的是,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扮演着“中国品牌”破坏者的角色,在“谋杀”合作伙伴的过程中自我毁灭。 前面所说的费雪公司召回的玩具,是由佛山利达玩具公司生产的产品,召回的理由是部分产品的油漆铅超标,此次召回导致利达公司副董事长张树鸿上吊自杀。在玩具行业奋斗了十多年的张树鸿,正准备扩大规模,以更大的决心和力量投身国际市场,没想到却在长期信任的油漆供货链条上遭遇了“暗算”。中国的玩具占据美国80%的市场,美国拒绝的不仅仅是利达玩具,而是利达所链接的玩具产业链,利达危机的不利结果将很快传递到链条上的每一个结点上。 国际化竞争有快速的传导效应,也就是说,一个小企业的不良行为,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和发展,而是整个产业链。忽略利益关联方、孤立地赚取利益的观点和行为,将为“中国制造”的国际命运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因素。 谁来拯救“中国制造”?中国政府一直都在参与其中,但更大的力量应该是来自每一家中国企业,来自每一个希望中国企业强大的中国企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