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突围转型突破演讲 创意产业,突围进行中



记者/高翔

    创意产业用行动宣告了文化创意经济已经跳出原来单纯的广告创意或者“点子”的行业局限,正式走向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大舞台。

  一个家业的兴起,要看这个家庭的摆设、气象;一个行业兴起与否,则要看这个行业所能呈现出的人气与热度。北京的这个冬天注定要被创意与文化点缀成为一个不那么寒冷的季节。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当之无愧成为这个冬季最引人注目的事件。

  尽管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升温,但对于中国而言,这个产业还是“未来经济”,也正因如此,去年12月10日开幕的首届“文博会”无论在举办规模、参与人次、参展人员的层次上,都显示出举办方以及社会对创意产业的坚定信心。创意行业的兴起已势不可挡。

 产业突围转型突破演讲 创意产业,突围进行中
  从文博会上专业展区的设置可一窥创意产业显现出的行业突围特征。9个专业展区,分别展示了广播电影电视、设计创意、新闻出版印刷及版权交易、文化旅游景区及旅游产品、游戏动漫、文化演艺产业交易、工艺美术、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室外城市雕塑作品。在这次文博会上,创意产业用行动宣告了文化创意经济已经跳出原来单纯的广告创意或者“点子”的行业局限,正式走向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大舞台。

  创意产业已经在中国走过了十几个风风雨雨的年头,从被漠视到被重视,创意产业一直在进行艰难的行业突围。

  点子公司的进化

  “什么是创意产业?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创新理念的发现和发明。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或译成“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摘自某段被大量引用的创意产业诠释文字。

  2006年,《COOL》杂志做了一个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200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大学生中,有74%没有回答上来“什么是创意产业”这个问题。而这些年轻人却是创意产业消费的重要人群。消费产业产品的人,却不知晓产业本身,这让人觉得很奇怪。但更奇怪的是,“中国创意产业的先锋”们,也大多没有明确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定位于创意产业。

  与其说是大家不够敏锐,毋宁说是过去的经历让很多正在从事这个产业的人面对产业突如其来的兴盛,有些畏怯。

  到底什么样的行业才隶属于创意产业?以咨询业为例,这个实打实用创意来博得财富的行业,起初并没有博得整个社会的认同,相反却得到了一个褒贬不一的名字——“点子公司”。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咨询更多地被人们简单地理解为“点子”,企业也很难接受花费巨额的咨询费用寻求“点子”,尽管“点子”能够带来管理上的明显改善。

  20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出现了一些信息咨询公司,尽管这些公司的运作是不规范和非市场化的,但其出现让人们领悟到了信息的价值。这个阶段,国内企业面对刚刚开放的市场显得手足无措,总是试图寻找占领市场的“灵丹妙药”,“点子公司”也就应运而生。1992年,人称“点子大王”的何阳一个“点子”卖了40万元,事情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紧随其后的有关“点子”和“点子公司”的畅销书,让“点子公司”们着实红火了一把。

  但是“点子”只注重短期效应的炒作,没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导致这类公司的昙花一现,更别提形成产业了。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明确提出实行市场经济,企业越来越感受到市场压力的巨大。面对残酷的竞争,企业不得不寻求外部帮助,特别是在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方面。

  最先进入这个领域的是由来自各个高等院校的教师组成的管理咨询队伍。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登陆抢滩。从90年代初期开始,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咨询市场。这些著名咨询公司先进的理性知识、丰富的经验、数据库、案例库、知识库、严格的执业操守规范和项目管理程序等都给国内咨询业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国外咨询公司推动了整个中国咨询业和咨询市场的发展,国人在认识麦肯锡、安达信等公司的同时,也渐渐地接受了管理咨询。从此,管理咨询业告别“点子”时代,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

  咨询业的发展历程其实是很多从事创意产业的行业的共同经历。国人出于天然的谨慎,往往将这些用几个创意来搏得财富的行为都打上了“投机取巧”、“一夜暴富”等等不名誉的头衔。即使现在名噪一时的798工场当初也曾有过长长一段不被重视的体验,何况这个被打上另类标签的行业。创意产业是精神性、流动性、意识性的,是容易消失的,也有风险性,这些都决定了创意产业的根本——它必须有一个孵化期,并且需要社会的认同,这是它获得良性发展的前提。

  尽管在中国,这一孵化的过程略显漫长,但幸好我们等到了姗姗来迟的春天。

  打持久战与突围

  创意产业从出现到被认同并不代表整个产业的兴旺,政府的关注、社会的注目、资金的汇集,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助长整个产业向前发展,但这并不是全部。

  从困境中走出的同时,也意味着创意产业即将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并将继续突围直至产业成熟发展,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便在创意产业高度发展的英国也是如此。1997年,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成立专门任务小组,首相布莱尔亲任组长,就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聚焦点,把推广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拯救英国经济困境的有效方法——英国用了10年的时间,构建了一个号称是国际产业架构最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框架。

  而10年,并不是创意产业在英国走过的全部路程。抛开政府的高度重视不谈,英伦三岛在创意产业并没有被提上日程之前,就开始了对文化的保护与创意的培养。从以《魔戒》为代表的英国魔幻文学到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英国摇滚,从英国传统艺术的保护到持续举办40多年的英国伦敦设计奖,从经典文学作品被频频改编为影视作品到以Adman动画工作室为首的英国动画的发展壮大,这个国家对文化与创意的宽容培育了创意产业发展的良性土壤。在此基础上,英国的创意产业在2004年创造的增加值达529.74亿英镑,其中产品大类为291亿英镑,占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的55%,服务大类为228亿英镑,占43%,艺术和工艺大类为11亿英镑,占2%;英国创意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14.8万人。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

  而在传统产业根深蒂固的当今中国,创意产业的思维模式转化与土壤培育更为重要。此时,创意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动态化特征。在远离过去的计划经济方式、转向市场条件下的高端运作方式的情况下,创意产业要发现,就要不断地设计市场、涵养市场、激发市场。也就是说,在当前的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创意产业需要摆脱以往的一些被认为是“金科玉律”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生产方式,从而借鉴、摸索出属于创意产业自己的发展道路。

  首届“文博会”的举办,象征着创意产业正在走向腾飞。尽管“文博会”迎来了5个国际组织、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外宾,还有国内20多个省市派团与会,甚至荷兰、波兰、叙利亚、土耳其、日本、南非、希腊、以色列等15个国家驻华使馆文化机构、代表处和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盟等国际组织也设台参展,这一盛况也并不能掩盖创意产业在我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一现实。每一个从事创意产业的人,都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一点从长远来讲是必须的,也是每一个产业中人在突围中所需要认知且秉承的信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7544.html

更多阅读

产业突围转型突破演讲 联想手机 高端转型寻突围

     5月16日晚的万事达中心,一点也不狂热,甚至有点静悄悄,而这里正举办的由鸡尾酒、紫色绢制腕花、科比钢琴秀以及艺术装置混搭的party也颇显安静和优雅。  见惯了小米手机发布会的人断然想不到这场party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联想

风口浪尖的猪 洗手宝产业,风口浪尖下如何求生

     2012年家电市场,绝对可以用“瞬息万变”来形容。  春季,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的结束,不仅仅是带来市场销量的全面下滑,更是让不少企业陷入困境。夏季,国家新政策节能补贴重磅杀入市场,在给市场带来全面复苏的同时,必然会演绎新一

声明:《产业突围转型突破演讲 创意产业,突围进行中》为网友白发悲花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