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下半年实行货币从紧的政策初现端倪。近期政府已连续打出政策“组合拳”: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国债等宏观调控措施,但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收效甚微。那么,下半年实行货币从紧政策究竟是“内松外紧”还是“重拳”在后面呢?对于货币从紧政策,各界认识看法不一:有的专家认为就目前情形而言,温和调控可取;另有一种声音则认为,通货膨胀在即,应加大从紧力度。中国经济正处在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何调控,一要看得准;二要下手狠;三要见成效,以保证快速行驶的经济列车不出轨。
货币从紧政策应凸现“紧”
当下,尽管CPI指数已经清晰地表明宏观经济在温和通胀通道中运行,但物价上涨到底是结构性上涨还是全面上涨以及是否能够持续仍存有很大分歧。这种分歧有其客观背景。本轮物价上涨的最大特点在于,物价上涨是在大面积产能过剩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之前的通胀都是短缺型的通胀。在生产能力过剩的前提下,加工制造业部门的提价能力有限,流动性过剩所造成的通胀压力很难作用于这些部门,而只能在供给弹性较小的农业部门和资产部门推升房价。 由此造成的宏观经济表现颇为耐人寻味。一方面,CPI和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令人担忧。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增长6.5%,为128个月新高,刷新了此前于今年7月份创下的5.6%的10年高点,并已经连续6个月超过3%的调控关口。另一方面,令人稍感宽慰的是,大多数工业制成品市场运行平稳。到目前为止,通胀的全面化仍仅仅存在一部分人士的猜测和担忧之中。8月份CPI数据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继续成为推动CPI走高的主要力量,仅此一项就带动了接近90%的CPI上涨幅度。同时,而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仍为0.9%,与上月基本持平,衣着、交通通信工具及文化教育娱乐的价格甚至一直在下跌。这样,核心CPI仅仅上涨了0.8%。 可以说,此前饱受诟病的产能过剩帮了宏观调控的忙。根据商务部的数据,从1997年开始,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已有超过70%的工业品和超过80%的消费品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对中国大多数加工制造业部门来说,产能过剩有力地抑止了通胀的全面化。乐观预期是,中国当前的通胀压力会随着下一轮粮食尤其是肉禽进入市场推低食品价格之际将出现缓解。 然而,问题在于,未来的物价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胀预期。CPI的持续走高必将加速通胀预期的形成,而通胀预期通过以下三个渠道或致通胀全面化长期化。这要求必须认真对待。 首先,CPI持续上涨所强化的通胀预期将推升用工成本。作为消费物价指数,CPI反映的是居民生活成本的变动。生活成本的上升将使政府面临较大的稳定压力。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食品价格的上升,则政府为低收入阶层所作的转移支付努力的真实效果将大打折扣。同时,职工对物价持续上涨的预期要求在工资中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尤其是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部门,职工要求加薪的呼声会越来越强烈。同时外出务工的流动劳动力也因生活成本的提高,必将提高其保留工资。 其次,更重要的是,CPI持续上涨所强化的通胀预期将会进一步促使银行存款向资产部门的搬家,助推资产价格的高涨。显然,如果所有的价格都提高了10%,那么所有人手中的货币都会贬值,但家庭的相对收入不变。因而,平衡性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很小。结构性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问题在于,收入再分配效应将使财富流向房地产、股市等资产部门,为此,老百姓的一个反映就是将存款转移到这些部门。另一个更加简单的做法是大量储备食品等涨价物品。这两方面将进一步推升结构性通货膨胀。因而,从这些角度来说,产能过剩情况下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比全面通胀危害更甚。 再次,CPI持续上涨所强化的通胀预期或使通胀持续化。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总是一个货币现象,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中国现在流动性过剩,但幸运的是,中国大多数商品也过剩,但一旦持续通胀的预期形成,人们总会寻找那些短期供给弹性较小的物品保值,由此导致了结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