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炳楠

A股步入高估值时代,蓝筹股也进入高PE季节。在主流媒体的声音倡导价值投资,基本面分析和长期持有股票的背景下,投资ST类股票是机会,还是陷阱? 根据胡润民营企业投资排行榜的统计显示,2006年6月到2007年6月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前100名中有24个是ST类公司,本文将对此现象简要解释。 印钞机神话不断上演 如果把统计结果向后推两个月到2007年8月份,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更加有趣的事实,A股市场连续涨停板纪录在8月再次被改写。截至发稿的2007年8月20日,*ST金泰出现连续第34个涨停板,打破了此前S前锋曾连拉¬26个涨停板的纪录。 *ST金泰的连续暴涨,完全是因为国美电器总裁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所掌控的新恒基地产拟借*ST金泰完成整体上市。黄俊钦持有新恒基集团80%的股权。新恒基集团以地产类资产认购*ST金泰定向增发70亿股后,黄俊钦将持有*ST金泰56亿股,若按照今日*ST金泰的收盘价17.13元计算,黄俊钦的个人财富迅速增至959亿元。加上定向增发募集到的25亿元现金,目前黄俊钦的身家将达到千亿元。黄俊钦的全部地产此次资产评估价为221亿元,这样他的资产价值通过借壳上市便8226;¬了5番,中国的资本市场创造了一天进账50个亿的印钞机神话。 一分为三看ST类股票 保监会上个月对保险资金入市政策进行了调整,除了直接投资A股的比例由5%调整到10%之外,保险资金还获准投资ST类股票,这又把投资ST类股票推到了风口浪尖。到底是什么原¬因推动了ST类股票的上涨呢?以下三个方面投资者要加以关注和鉴别:第一是业绩8226;¬转,第二是借壳上市,第三是闻风炒作。 其中第一类是我们所说的机遇,经过严密的基本面分析和公司调研可以把握第一类投资机会。例如*ST广厦这家房地产公司,股改之后,公司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都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股改注入的几个成熟项目可以为公司迅速带来收益,有助于提高业绩。早期的公司战略过于激进,拿了很多地但是没有开发能力。随着行业的全面景气,这些当初未能按计划开发的项目,因其土地成本非常低,以现在的标准,公司反而享有了相当程度的土地升值收益。二季报显示该股票已经¬成为华夏大盘基金的重仓股。 第二类是借壳上市,这类股票包括ST仁和、*ST浪莎、*ST金泰等。以ST仁和为例:2006年4月28日,ST仁和的前身ST九化发布预亏公告,宣布因连续三年亏损自2006年5月15日起暂停上市,公司生产线也早在2006年2月即已全部停产,控股股东九½¬化学纤维总厂所持有的九江¬化纤67.16%的股权自2001年起一直处于司法冻结状态。直至去年8月27日,该股权由½¬西省高院委托拍卖公司进行拍卖,主营药业的仁和集团以3005万元拍得上述股权,成为九½¬化纤第一大股东。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主营业务已实现从化纤行业到医药行业的彻底转型。在停牌近一年后,ST仁和以一种让人瞠目的涨幅吸引了几乎所有投资者的眼球:暴涨1225%,换手率超过50%,一举创下股改复牌股首日涨幅的最高纪录。但是对于投资这类股票,投资者要注意分析新注入的资产未来盈利能力和公司管理层的长远¾¬营战略,切忌看到公司基本面转变股价不断攀升就不进行定量分析而盲目跟进。 最后一类就是闻风炒作,这类股票在样本中占有一定比例,主要依靠各种“朦胧题材”的推波助澜而暴涨,其中往往涉及内幕交易、坐庄等违规行为。虽然在统计年度内,有一小部分这样的ST类股票涨幅惊人。但是统计结果显示,自从在5月30日调高印花税之后,这类股票下跌得最为惨烈,投资者应该注意规避这样的业绩连年亏损、主营业务缺乏竞争力的ST类股票陷阱。